2014年4月9日,作为食品学院FD系列活动之一,韩国仁荷大学高分子工学系洪成海(外籍)教授在食品学院A209会议室为食品学院教师作了题为“中韩高等教育比较”学术报告。会议由食品学院副院长李燕主持。
	
洪成海简要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韩国仁荷大学的研究、教育教学环境。随后,他比较分析了中韩工学认证的目标、意义、标准、步骤、效果,着重介绍了韩国工学认证的现状和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申请步骤和意义等。韩国工学教育体系以提高工学教育质量、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工程师为目的,反映了包括各种企业在内的工学实践当中的要求,是工学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的改革政策。2000年起实行的韩国工学教育认证体系,至今已得到长足发展和进步,取得了很好成效。洪成海从仁荷大学的有需求驱动的教育、基于成果的教育、持续改进教学教育质量(CQI,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的三种教育模式分别详细讲解了其专业设置情况、开课计划实施情况等。课程逻辑图的绘制和完善、工学认证网页的有效利用、对教学型教师的激励等一系列措施,其目的在于持续改进和改善教学教育质量,使学生真正学到和掌握知识。
会后,教师们针对中韩高等教育建设,如教师评价方式、学生评价、考评完成率、培养模式等问题同洪教授进行了探讨。大家认为,学生必须都要参加教师的课程评价,如不考评则查不到自己的成绩;教师必须要把教学相关资料都上传到网上,否则网络系统自动扣分;教学型教师的评价不同于研究型教师,在一定的年限范围内与研究型教师同样可以得到晋升机会等。对即将申请工学认证和国际认证的学院各专业建设,报告会的举办从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提供了参考,并对学院的教学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撰稿:于盼、金银哲 摄影:于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