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水产与生命学院师生赴延安黄龙县科技兴农活动
池塘边虽然下着沥沥细雨,但是丝毫不影响王乃林的心情,他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讲到“这些娃真让人暖心,今天下这雨,路又不好走,我想着肯定来不了了,结果我还没起床呢,娃们都看完池子过来找我了!有了技术员的上门服务,我悬着的心落了一半了!”话音刚落,王乃林脸上就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逢人就说技术服务好的王乃林师傅是黄龙县乱石滩村的养殖户,今年是他头一回养殖大闸蟹,没有养殖经验的他怎么会去养螃蟹呢,这还要从头说起。

成永旭教授为延安黄龙县有关人员介绍崇明基地以及大闸蟹养殖情况
与蟹相识,缘定海大
黄龙县位于陕西省中北部,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为了让广大农民早日走向致富道路,当地准备引进特色农业项目。我校水产与生命学院博士生导师、河蟹养殖专家成永旭教授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系黄龙县农业、招商等有关部门,就大闸蟹的引进和养殖初步达成意向。在当地政府和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去年8月以成教授为核心的上海海洋大学河蟹养殖专家对当地气候环境、水质、市场因素等方面进行考察和可行性研究;去年11月初,当地组织试点乡镇镇长、技术人员、意向养殖户等十多人赴上海海洋大学崇明河蟹养殖基地考察学习有关养殖知识。今年年初,在两地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白马滩镇建成试养池塘5个共11亩,今年3月16日,经过一系列的精心准备,首批10000余只优质蟹苗从上海崇明空运至延安,次日在黄龙县白马滩镇全部投放完毕,同时标志着黄龙县大闸蟹试点养殖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冯万能同学手把手传授养殖户围板建设要领
技术专员上门服务
光有蟹苗可不够,河蟹养殖是个技术活,更有着一套系统工程要做。可是黄龙县并没有养殖大闸蟹的先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切实帮助当地群众掌握河蟹养殖的有关技术,成永旭教授根据黄龙县的实际情况,指导养殖户制定养殖计划,帮助他们引进养殖设施、饲料、水草等养殖必备条件,同时安排在养殖基地实习接近一年的2014届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冯万能进村入户,进行实地全程指导,手把手传授养殖技术。而王乃林师傅口中的“暖心娃”就是他。
不管是风吹日晒,还是阴雨绵绵,为了给养殖户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技术咨询,冯万能同学与镇养殖技术员一起每天亲自去蟹塘观察蟹苗生长情况,根据观察情况,主动向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提供上门技术服务。毕竟是一种新鲜事物,养殖户们在河蟹养殖过程中不免会有很多担心,饲料投放有没有什么要求、水位是否需要调整、池塘是否又要消毒了、水草长得好不好……面对这些问题,冯万能总是能够热心回答,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的教给养殖户们,他的热情与专业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肯定与认可,大家也对大闸蟹的养殖充满了信心与期待。搭围板、种水草、放蟹苗、测水质、喂饲料,对于一个九零后的独生子女来说,这些体力活无疑是个“苦差事”,为什么冯万能同学能够在远离都市生活的养殖生产一线服务三农,书写青春,那是因为他有着一名合格水养人的担当与责任,那是因为他有着作为一名海大毕业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上豪迈气魄!

冯万能同学接受当地媒体采访介绍养殖情况
目前投放到黄龙的蟹苗大部分已经完成第一次蜕壳,长势良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闸蟹将为黄龙老百姓带来不仅是美味与健康还有一条新的致富之路!与此同时,上海海洋大学还向西藏亚东、新疆天山、贵州平塘、广西桂林以及台湾苗栗等地,传授先进的养蟹技术和优质崇明蟹苗,让优质上海大闸蟹走遍祖国各地。
(撰稿:董鹏生 摄影: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