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谈家桢大师嫡孙,我校制冷工程学谈向东副教授在图书馆406室为海大师生作“谈家桢与大学科研漫谈”讲座。

谈家桢是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并担任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的副主编。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1995年获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从2008年开始,谈向东开始负责《谈家桢传》的编写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以及社会各方的的大力支持。同时,他也参与了2011年底教育部和复旦大学出版的《新中国60周年百名大师(大师风范)》谈家桢部分的编写。书中详细记录了谈家桢先生的求学、科研、教学历程。
讲座中,谈向东以“大海中的一滴水”自喻,畅谈了对海大教书育人工作的热爱,与师生分享了参与《谈家桢传》编撰考证出版过程中的体会,以谈家桢先生从中学到博士刻苦求学、科学报国回国任教、抗战期间坚持科研教学、取得系列学术成果等为切入点,回顾了谈家桢大师的科学人生,还介绍了谈家桢先生与我校的历史渊源。
学科有脉络、学术有风范、精神赖传承。谈向东饱含深情地回顾了谈家桢大师的科学人生指出尊师重道、勤学苦读、求是创新、新民报国的品格成就了大师高尚的情操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启示今天的学子当知行合一、敢于担当、勇于超越。
(撰稿:校记者团 王姿千 摄影: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