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以“水产科技创新·全民共同参与”为主题的2014水产科技周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农业部渔业局具体指导,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上海海洋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李象益、农业部渔业渔政局科技处处长于秀娟、中国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牛灵江、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贾晓平、副理事长司徒建通、副秘书长曲宇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国辉、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秘书长赵建龙等,校领导吴嘉敏、黄硕琳、吴建农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领导与专家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司徒建通主持。
副校长黄硕琳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科研水平等基本情况,同时对中国水产学会等兄弟单位对我校的长期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水产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水产科学传播队伍成立仪式
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水产科学传播队伍成立仪式和水产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仪式结束后,在图文信息中心104室和102室举行了水产科学传播专家培训。中国科技馆原馆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伽科普奖获奖者李象益教授作了题为“科普的创新和社会的担当”的报告。李象益通过自己三十多年的科普教育经验总结,以大量的事实和图片为基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国外科普教育的先进方式方法,并与参会嘉宾和同学积极互动,生动展示了科普教育的方法和魅力,现场气氛热烈。李象益指出,要注重科普教育的创新,通过科普教育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要学习华罗庚先生的科普思想——登高必从底层、流激谷自深、弄斧到班门和学会“点金术”;要勇于创新、践行创新,释放想象力、激发创造力、强化组织力,从而提高科普创新能力,创造我国科普教育光辉的未来。

李象益教授作专题讲座
随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牛灵江作了题为“专家与科普——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的责任与挑战”的报告;上海海洋大学王武教授作了题为“如何面向渔民做科普”的报告;果壳网副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吴欧作了题为“新媒体时代怎么做有趣的科学传播?”的报告;中国水产学会科普处处长刘雅丹作了题为“面向社会的水产科普理论与实践”的报告。
培训结束后,与会领导与嘉宾参观了科技成果展及我校三史馆和水生生物馆。
5月17日,部分参会领导和嘉宾还前往上海育民中学参加了“海洋科技梦•中国少年梦”现场主题活动。
(撰稿:韦记朋 摄影:胡崇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