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青年报道系列之七:

发布日期:2014-05-28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3177设置

奋斗青春、西部践行——高润

记者手记:

在同龄人迷恋着大都市的繁华、喧闹时,我校2012级研究生高润却将自己的青春投身西部,走进了一群特殊孩子的无声世界,给一批聋哑儿童带去快乐与希望。作为我校西部志愿者的杰出代表,他用火热的青春为西部志愿服务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对于他来说,青春本就该奋斗,为奉献而奋斗的青春定当无悔!

高润和孩子们的合影

本科毕业之前,无意间看到的一部名叫《康定情歌》的电影改变了高润的人生轨迹。影片讲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地质专业技术员怀抱一腔热情,跟随解放军来到位于四川西南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在遥远的西部发生的一系列感人故事。大学期间就一直热衷于志愿活动的高润看完电影后,当即就做了一个决定——到西部去。

奋斗的青春 无悔的奉献

2012年7月,高润以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了重庆。去之前,他怀抱满腔热血,寄希望于用国际化大都市的视野,为西部建设贡献力量。在他的脑海里,重庆应该只有山,山上面坐落着几个村庄,村民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作为一个文明使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可当真正开始服务时,他才发现理想与现实有多远。一开始连最起码的语言交流都成为一个很大的障碍。刚到重庆,他唯一能听懂的就是当地人最常说的“对头”、“要得”。

2012年12月底,高润走进了重庆市南川区特殊教育中心。一位长相甜美的小姑娘走到高润面前,脱掉外套扔在了地上,并用一种很难理解的眼神瞪着他,那一刻他被吓呆了。事后经询问得知,孩子叫俞舒月,妈妈是一位智障,爸爸腿部有残疾。小舒月家境贫穷,从出生就没买过新衣服。之前也常有人来看望,却只是来拍照送文具的。也曾有人答应给她送新衣服,但是孩子至今一件也没收到过。所以现在只要有人来看望,她都会做出那样的举动。那一刻,很少流泪的高润眼眶湿润了……

第二天下班后,高润再次来到中心。空旷的操场上,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孩手里拿着一条麻袋,里面装了几个饮料瓶和几张废纸。孩子叫陈瑜,5岁,天生聋哑。哥哥和妹妹也是聋哑人,妈妈是侏儒症患者。从懂事起,陈瑜就随身携带着麻袋捡废品,以此换钱买面粉。看着高润,孩子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在夕阳下显得特别无邪。

回去后,两个孩子的眼神和笑容在高润脑海里徘徊了很久很久,刹那间,他明白了来到西部的初衷以及他该做些什么。凭借大学期间申请并担任上海市世博会志愿者、上海科技馆志愿者的经验,他以“走进无声世界,关爱聋哑儿童”为主题,向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申请并发起了公益项目。此后,他将大部分时间留给了这群孩子们,找到了自己一直想要追寻的那个梦想,也更加坚定了服务西部的信念。

成功申请到项目后,高润广发英雄帖,召集了一批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孩子们没有新衣服,他组织大家募捐新衣服,并联系南川区人民医院定期为孩子们的衣服进行消毒处理;很多孩子家境贫寒,连学校几百块生活费都交不上,他就利用假期带领志愿者挨家挨户地走访孩子家庭,给他们送上生活补贴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孩子们没有书读,他就带领志愿者走进南川各高中、初中,号召高年级的孩子将旧书捐献出来;孩子们没过过生日,他就联系南川区食品企业给孩子们做了一个大蛋糕,与他们一起过集体生日。他还与公司达成协议,以后每年都给过生日的孩子送上免费蛋糕。他甚至还联系了30多位爱心人士,与区交通运输公司洽谈,免费提供4辆大巴带着80多位特殊儿童到重庆市科技馆参观。这对这群没出过远门的孩子来说简直是遥不可及的梦。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些孩子,他寻找到爱心团队,义务帮他们拍摄了公益微电影,在南川区进行播放宣传。

一向“低调”的高润通过这一系列“高调”的活动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而且他的爱心活动还受到中国青年志愿者网、重庆新华网、重庆志愿服务网、南川共青团网、南川日报和南川电视台等多家网站、媒体对高润的事迹进行报道。

2013年8月,回到上海的高润收到了重庆特殊教育中心老师的留言,提起孩子们询问高润的归期,高润很感动,也很自豪。他庆幸在年轻时候有过这样的一次支教机会,让他走过这样一段路,做了这样一个梦。

别人眼中的他

共青团重庆市南川区委员会副书记杜仕敏表示,在南川期间,高润积极组织并参加志愿活动,为南川的公益事业添砖加瓦。无论是关爱聋哑儿童,还是服务社区居民、学校学生、进城务工人员,他始终凭借自己丰富的志愿经历投身到志愿活动中,体现了青春正能量。

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明华认为,高润作为同年级学生中第一批发展的党员,不管是作为班长带领班级积极争优创先,还是作为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党员工作站站长开展党建活动,在他身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精神。他的志愿行动和奉献精神是工程学院全体党员学习的典范。

作为高润的学业导师,姜波老师也为他的志愿精神感到敬佩。一年学习下来,他发现高润科研态度积极,在研一时就申请到了研究生基金项目。他相信,高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依然能像一名志愿者一样充满活力,积极奉献,努力学习好专业知识,服务社会。

在研究生辅导员张闻老师眼里,高润给她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做事主动积极,对人谦虚恭敬。在班级中也和同学们关系融洽。而且他很愿意跟大家沟通交流,分享他的西部故事和经历。”

同为西部志愿者的马腾飞亲切地称高润为“润哥”。记得在他临近毕业犹豫不决时,“润哥”积极鼓励他去西部。“用一年的时间去西部锻炼,践行志愿者精神,会是以后一辈子的财富和回忆。”“润哥”的话令他受益匪浅。同为志愿者,他也希望有更多的海大学子们像“润哥”一样,秉承“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去西部做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将志愿精神带到祖国大江南北。

 

链接: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content/2013-05/03/content_8341289_2.htm)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http://www.zgzyz.org.cn/content/2013-05/16/content_8416051.htm)

新华网(http://www.cq.xinhuanet.com/2013-05/20/c_115832761.htm)

重庆志愿服务网(http://www.zycq.cn/article/19024.html)

重庆志愿服务网(http://www.zycq.cn/article/18852.html

重庆志愿服务网(http://www.zycq.cn/article/18583.html

重庆志愿服务网(http://www.zycq.cn/article/18535.html

方竹论坛(http://www.ncfz.com/thread-459341-1-1.html

南川青年网(http://www.ncgqt.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id=132)

南川青年网(http://www.ncgqt.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id=54)

南川日报(http://www.cnepaper.com/ncrb/html/2013-05/18/content_3_8.htm

中国青年网(http://www.ccyl.org.cn/place/news/chongqing/201307/t20130703_646370.htm

南川电视台(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4MjExNjg0.html

南川电视台(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2NzQ1ODUy.html)

 

高润所获奖项一览

1.科研项目

校级:

2013学年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

2.奖学金

国家级:

2009-2010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校级: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人民奖学金三等奖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人民奖学金三等奖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人民奖学金三等奖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人民奖学金三等奖

3.荣誉称号

2013年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

2008-2009学年“校优秀学生干部” 

2009-2010学年“校优秀学生”

2009-2010学年“校优秀党员”

2010-2011学年“优秀党支部副书记”称号

2010年“世博志愿者之星”称号

(撰稿:校记者团 王姿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