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3日至24日,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团第六分团冒着酷暑,前往浙江省海盐县、嘉善县两地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我校水产与生命学院刘其根教授、陈再忠副教授、钟国防副教授、宋增福副教授和张文博博士参加了此次科技服务活动。
举办讲座
查看南美白对虾生长情况
23日上午,服务团第六分团抵达浙江省海盐县,在海盐县海洋与渔业局水产站站长汤瑜瑛等陪同下,参观了位于通元镇联新村嘉兴通联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并与公司负责人和员工们进行了座谈。座谈中,公司负责人介绍了公司业务范围、养殖面积、主打品种等基本情况。通联公司以龟鳖苗种为主要业务范围,近年来发展较快,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消费者逐渐接受龟鳖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龟鳖苗种和养殖发展有着较好的前景。同时,公司负责人对浙江省目前正在大力开展的拆除甲鱼温室大棚的工作表示了忧虑,认为关停温室养殖后,将会显著影响龟鳖产量,甚至会减产一半以上,公司的苗种销售很可能受到影响,当前公司正设法开拓花鸟市场等新的市场渠道。他提出了在生态化改造中如何确立好的养殖模式?如何实现原位循环处理并实现循环农业?等问题,期待科技服务团开展相应研究,抓住“五水共治”这一机遇,提升海盐县龟鳖养殖产业。服务团成员表示,龟鳖养殖业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三段式养殖,即早春龟鳖养殖在温室进行,夏秋季利用露天池塘养殖,冬天再进温室的一种养殖模式,这一模式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提升了龟鳖产量,降低了养殖成本和销售价格,是一种受广大养殖户和众多消费者欢迎的模式。服务团成员认为,传统的温室养殖有污染的问题,但其集约化养殖模式在生产效率上有着巨大的优势,温室养殖污染问题可以考虑通过种养结合或保水渔业等我校开展多年、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模式进行解决。应在科学地调查评估基础上,比较多种治理手段,然后进行科学决策。
23日下午,应汤站长邀请,科技服务团第六分团在海盐县海洋渔业局,对全县渔业技术人员、养殖大户和科技示范户40余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和稻田种养讲座。钟国防副教授作了题为“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的报告,报告从实践出发,重点介绍了南美白对虾的苗种选择与培育、水质调控、改底、调水、饲料选择和适量投料等内容。宋增福副教授介绍了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病害发生的特点和对虾病害防治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等内容。刘其根教授系统地介绍了稻田养殖技术的历史、传统稻田养殖模式、近年来新兴的稻田养殖模式和适合海盐当地的养殖模式和品种。由于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内容丰富且图文并茂,讲座受到了大家热烈欢迎。
24日上午,科技服务团第六分团参观了嘉兴三羊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稻鳅种养基地,并与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科技服务团第六分团对稻鳅种养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模式实现了增产增效,提升了食品安全,并实现了环境保护,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技术模式。
随后,科技服务团第六分团来到浙江江南四仟现代农业公司位于德胜村的农业基地。该基地占地4000余亩,近年来经由土地流转而来,该公司在我校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正在开展稻田种养生态农业和水产养殖。在制定今年的生产计划时,我校科技服务团就曾建议该基地的水产养殖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为主,以替代传统低价值的四大家鱼。此次科技服务团重访,查看了养殖中的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生长状况。看到对虾和沼虾长势良好,团员们表示非常高兴。
参观锦鲤养殖场
服务团成员在池塘边合影
科技服务团第六分团随后来到了鑫昱锦鲤养殖场。该养殖场负责人金昱彤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从“985”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给排水专业毕业后,金昱彤一度在海盐秦山核电站工作,曾是一位高薪白领。然而,出于对锦鲤的热爱,金昱彤两年前辞职并投入到锦鲤养殖事业。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新婚爱人,也是一位刚大学毕业的、志同道合的锦鲤爱好者。两个年轻人对锦鲤的热爱和创业的激情,深深地感动了科技服务团第六分团团员们。观赏鱼养殖能够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也说明此专业大有可为。
科技服务团第六分团还参观了海盐欣洋鱼鳖生态有限公司,同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科技服务团第六分团重点介绍了龟鳖养殖废水处理和龟鳖选育工作,并希望在龟鳖养殖中能够克服种质退化的问题。
24日下午,科技服务团第六分团前往嘉善县,参观了嘉善县龟鳖种苗繁育中心,并与嘉善县农业经济局副局长缪忠明和水产站站长陆立刚等进行了座谈。缪局长介绍了嘉善水产养殖主打品种、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在青虾种质提升、水产养殖规划、龟鳖生态养殖等方面得到科技服务团的支持。科技服务团第六分团表示,希望能够开展更多的合作,并将现有的合作进一步推进下去。
(撰稿:张文博、刘其根、钟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