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学规范 完善评价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质量保证水平

发布日期:2014-10-14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4724设置

——我校召开第十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在组织实施2014版本科培养方案和上海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试点工作之机,为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共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教师职责和行为规范,完善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动力和能力,促进全面提高质量保证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10月11日学校召开了第十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各学院专业负责人、基层教育教学组织负责人、正副教授、教辅人员代表、学生代表,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人员等300多人与会。校党委书记吴嘉敏主持了会议。

学校表彰优秀教学成果获奖老师

学校表彰“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校党委副书记汪歙萍主持表彰仪式并宣读了《关于公布2013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关于表彰2014年“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的决定》,表彰了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形成的17项优秀教学成果和近三个学年学生评教中三次及以上入围学院排名前10%的32位教书育人先进教师。

副校长吴建农做了“强化教学规范 完善评价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质量保证水平”的第十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报告。吴建农指出:2013年以来,学校在加大教学投入、加强落实教学规范、建立健全评价制度、组织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质量保证水平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本科教学工作内涵进一步发展。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奋斗目标,吴建农副校长从教学质量监控激励机制及相关政策措施、教育改革发展保障条件、人才培养与社会满足度等三方面作了分析比较。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要以实施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为契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高教学管理能力和水平,坚持不懈抓教学质量。要全面贯彻本次会议的精神,积极落实本科教学工作与教学改革的八项任务,重点抓好实施完善2014版培养方案、组织做好2014年本科专业评估、实施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等工作,进一步把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组织过程、途径方式等诸方面,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质量监测、控制与评价的常规化、程序化、系统化,为推动本科教育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提高质量保证水平而努力。

校党委副书记何雅做了“聚焦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人事制度保障”的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宣讲报告。何雅指出:实施激励计划是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机遇,也是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培育试点高校之一,我校激励计划将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稳步推进。通过实施激励计划,着力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着力营造爱教尊教、尊师重教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何雅副书记强调:激励计划的目的是促进大学使命和教师责任的回归,让各类优质资源向教育教学倾斜,为尽心教学、绩效突出的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校长程裕东在讲话中结合国家和上海市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新要求,从进一步明确本科教学工作在认识上的三个转变,对课程教学进行再认识再实践,持续做好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控制模式定型化,夯实夯牢基础工作;落实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体制,完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质量监控;继续促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等五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程校长强调:学校正处于历史转折的重要发展时期,本次会议将对实现学校2020年发展目标产生重要影响,我们要更多依靠大家把工作做好,创出信誉、创出品牌,要把这次会议精神有效加以实践落实,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校党委书记吴嘉敏在讲话中强调: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立校之本,是学校发展目的之所在,要把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主线。我们要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我们要通过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方式,支撑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通过系列改革,让海洋大学的每位教师都有一个向上进步的空间,让更多有作为想作为的年轻人有更大的发展机会,让那些不想作为、不作为的人有下降的通道。吴嘉敏指出,相信全校师生员工达成的共识,形成的合力,一定会对提升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乃至整个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更大的动力。

(撰稿:张京海 摄影:胡崇仪)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