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潮 海大梦】水产与生命学院:百年奇迹,水产人生

发布日期:2014-11-07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859设置

我们是最勤朴忠实的生命研究员。

我们是最勇于实践的水产养殖家。

我们就是充满自信的海大人!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海大走过了102个年头,水产与生命学院作为最历史悠久的学院之一,好似伴随海大成长的过程中一颗最闪亮的星,成为跨越百年的美丽,今日,我生命学院仍秉承脚踏实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一路走来,培养无数优秀人才;明日,我生命学子仍将传承百年海大“勤朴忠实”的校训,勇实践,敢创新,求真知,铸辉煌。

新生参观校史长廊

师生忆往昔鱼水之情 历史伴今朝水产人生

在海大发展办学历史的百年长河中,学院涌现出了无数投身水产事业的典范,朱元鼎教授是著名鱼类学家和水产教育家,他将一生奉献给了水产事业。品读活动中,学院组织学生参观了校史馆。倘徉于校史馆的朱元鼎展厅前,同学们无不心存敬仰之情。他耗费一生心血制作的《中国鱼类索引》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鱼类分类学专著,被誉为中国鱼类分类学主要奠基人。展厅的一角,陈列着朱元鼎教授自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负责编撰的《南海鱼类志》、《东海鱼类志》,同学们被朱元鼎教授的严谨治学深深感动。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包括国际合作、863、科技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自然科学基金、948、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上海市科委、农委、教委重大重点等一大批科研项目,旨在着力发展我校水产类生物类专业的软实力和行业竞争力,取得显著成效。现在仍有一批年富力强的学术带头人正活跃在水产养殖、水生生物、海洋生物学科的学术前沿,为把学院率先建成高水平特色学院而努力拼搏。

“海底隧道”充满奇幻色彩

品水产文化  游百年海大

“鱼文化节”为水产与生命学院品牌活动之一,旨在弘扬缤纷鱼文化知识,共创和谐校园。今年4月份,在海星广场由学生自己动手搭建的“海底隧道”成为历届活动中的亮点,整个“海底隧道”通过灯光等展示手段,激发了师生们的参观兴趣,向师生们呈现多元化的鱼文化知识。

在 少年“鱼”的奇幻漂流记活动中,“品读海大园”志愿者将海大校园比喻成一条“鱼”,结合品牌活动“鱼文化节”,讲解以童话形式开展,为新生更生动、形象地普及校史。讲解中着重突出了学院在科技创新方面对学生的着力培养与大力支持,介绍了在科创方面历届师生的卓越成就。

每年暑期,学院教授博士服务团开展“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夏季行动”,受到养殖户的热烈欢迎。同时,学院还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池塘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创办各类有关水产方面活动,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将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海上”。

科创获奖

江山代有才人出  共赢海大百年梦

聚焦如今的海大学子,不仅在学习上求知若渴,而且在创新的道路上不甘落后,近年来,学院教学、学生工作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打造了一套涵盖水产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实训基地、水族造景大赛、大三优秀学子进实验室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系列实践平台,强化了学院水产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洪徐鹏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撰写的 “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抗白斑综合症研究”论文从全国672篇论文中脱颖而出,在年会上做现场交流报告。胡舒婷同学的作品“基于蜘蛛网仿生结构的多功能诱捕器”在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中勇获一等奖,这是我校首次捧得“挑战杯”一等奖。

创新不只是发明家的专利,创新可大可小,创新也可以无处不在。 创新与实践是人类不断进步的两大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求知与发展的道路上,海大师生从未停止创新与实践的脚步。

(撰稿:水产与生命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