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大洋”远洋渔业三十年回忆系列之三:开创远洋鱿钓渔业

发布日期:2015-05-21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4447设置

人物简介:王尧耕,(1930.12-  ),上海人,中共党员,海洋渔业资源教授,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1年毕业于上海吴淞水产专科学校并留校,主要从事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点击查看原图

 我校教师在“浦苓号”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海洋捕捞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困境,特别是大量国营企业的拖网渔业正走投无路,陷入绝境,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捕捞对象,开拓新的渔场和研究新的作业方式。

1989年,我国首次在日本海开展太平洋褶柔鱼渔场的探索和光诱鱿钓技术试验取得成功。由此开始鱿钓渔业从无到有,经历了快速崛起与跨越式发展。刚起步时亦经短暂的过洋性渔业阶段,即速闯入到大洋性远洋性光诱鱿钓作业,以公海水域生产为主。

最初,由我校承担单船探捕试验调查,再由中央国企试作业生产,接着地方国企参与,紧随着民营渔业大军踊跃加入,作业船队迅猛壮大,发展势头非同寻常。整个进程在农业部渔业局的领导与直接支持,紧密地走产、学、研相结合,使中国新兴的远洋光诱鱿钓渔业取得持续健康发展。

日本海探捕揭开了远洋光诱鱿钓渔业序幕

根据1989年初中苏渔业协定,苏方主动提供中方2000吨鱿鱼配额指标。当年5月,我校受中国水产总公司委托,前往探捕试验调查。8月1日,我校实习船“浦苓号”抵达日本海苏管水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渔场探索调查和光诱试钓技术试验任务,取得初见成效。

1990年,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我校提出将8154型拖网渔轮改装成光诱鱿钓作业船的建议。在农业部水产司和中国水产总公司的直接支持下,我校与舟山海洋渔业公司通力合作,仅用4个月时间,就将舟渔651号、舟渔652号两艘8154型拖网渔轮改建成光诱鱿钓船。6月,“浦苓号”实习渔轮带领一支鱿钓船队前往日本海作业投入生产试验。在大家通力协作下,船队实现成本、产值基本持平的成绩,这为开展我国光诱鱿钓生产树立了勇气和信心,从此揭开了我国远洋光诱鱿钓渔业的序幕。

1990年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投入2艘,1992年改装16艘,其中有烟渔、沪渔、宁渔、辽渔等,钓捕鱿鱼总产量达2502吨,平均单船产量155吨,比1990年的37吨增加了4倍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通过1989年-1991年三年的调查试验和试生产实践,我们基本掌握了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的渔场形成、钓捕技术等,并成功地将8154型拖网船改装成光诱鱿钓作业船,为我国远洋捕捞业开发了新的捕捞对象和新的作业渔场,开创了一种新的作业方式,,也为广大国营企业走出困境创出了一条新路。

开发三大洋渔场鱿钓成为远洋渔业主力军

在开发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期间,我们认识到日本海作业鱿鱼渔场均处在日、苏、韩、朝等沿海国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域,随着这些国家的管辖日趋严格,我国在日本海作业鱿钓船的长远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和困难。为此,我校积极向农业部渔业局提出建议,赴西北太平洋开发新的鱿鱼资源---柔鱼,以拓展成名副其实的大洋性作业的远洋渔业。

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1993年-1995年期间,由我校负责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带领舟山、烟台、上海、宁波和大连等六家国企海洋渔业公司,联合组成6~8艘鱿钓探索船队,赴西北太平洋执行专项任务。经过连续三年努力探索,开拓了三大海域柔鱼渔场。

1994年探索调查之初,没有发现鱼苗。1995年,探索调查范围转向东北水域拓展,经一周搜索探捕,寻找到鱼群,具有一定数量钓捕率。当时正在日本海开展鱿钓生产的渔船也闻风而动,纷纷奔赴调查船队的海域投入生产作业。作业期间,近百艘渔船共捕获柔鱼2.3万吨,平均单船产234.6吨,取得优异成绩。

初战告捷,舟山地区远洋渔业企业迅速调整决策,当机立断将生产转移到北太光诱鱿钓项目。1995年,西北太平洋作业渔场渔船猛增到248艘,产量达7.3万吨,平均单船产量为294.3吨。尽管当时光诱鱿钓装备还无法配齐,但群众生产积极性势不可挡,他们通宵达旦连续手钓操作获取了丰硕成果。1996年,作业渔船再攀增至369艘,产量达8.3万余吨,平均单船产量225.6吨。生产规模明显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显著。

在此基础上,企业积极呼吁我国远洋光诱鱿钓渔业在开创三新(新资源、新渔场和新作业)的基础上,不仅需要巩固提高,还需要继续努力朝着“三化”(装备国产化、生产专业化、作业常年化)方向发展。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也出现了渔场作业秩序混乱、安全生产无保障等不良现象,亟待组织综合治理。为此,农业部渔业局筹划成立北太平洋鱿钓协会,我校鱿钓项目组也正式成为协会的技术组。

为了远洋光诱鱿钓作业健康发展,我校及时分批对各地企业船员开展培训。同时,为确保海上生产作业安全、高校,学校不仅编写印发了培训教材、资料,还及时绘制出各大海域的作业渔场图,如日本海、西北太平洋、南太平洋秘鲁外海及西南大西洋阿根廷的作业区域渔场,主要显著地标明沿海国家禁渔区域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域,以防止越界违规,确保安全生产。

为确保我国光诱鱿钓渔业健康顺利的发展,针对当时日、俄、韩等国先后实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情况,1996年,在海南三亚召开的鱿钓生产总结会议上决定,为巩固提高鱿钓作业技术水平和积极探索后备渔场,在已有基础上,继续拓展探索。

随着光诱鱿钓远洋渔业的不断更新壮大,鱿钓渔船不单有8154型拖网渔轮改装的鱿钓船,逐步自行建造和引进大型专业光诱鱿钓船。当时先后有13个单位约53艘大、中型光诱鱿钓船,前往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渔场试探作业。2001年,由烟渔、沪渔和中水等19艘光诱鱿钓船经麦哲伦海峡驶入东南太平洋秘鲁外海进行茎柔鱼试钓作业,其中烟渔4艘申办入渔手续进入秘鲁200海里试生产,余者钓船均在线外水域探索试钓。沪渔901号和金海1号渔轮,则北上抵达哥斯达黎加外海探捕试验,为跨入南半球鱿钓作业及常年生产创造先决条件。

点击查看原图

  “浦苓号”拥有国内唯一的鱿钓设备,首航日本海揭开了中国远洋鱿钓渔业序幕

贯彻“走出去”战略,卫星遥感助力渔业发展

新世纪开始,国家财政部、农业部扶植海洋渔业实施“走出去”的改革开放政策,设立专项“公海渔业资源探捕调查”经费,对推动远洋渔业的持续平稳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据此,我校与浙江远洋渔业集团总公司普陀分公司联合申报,承担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资源调查项目。这是我国远洋光诱鱿钓渔业首次取得国家财政出资的探捕调查项目,也是首次脱离作业船队,单独驶往印度洋,单枪匹马地孤军作战进行专项调查任务,从而,我国成为继日本、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在印度洋开展鸢乌贼资源专项科学调查的国家。

项目自2003年启动历时三年,经过努力,初步摸清了9月到次年5月公海鸢乌贼资源的分布、渔场机制及其海洋环境的关系,以及渔具渔法,分析了鸢乌贼的生物学特性(年龄、生长),初步掌握了鸢乌贼的理化特性与加工利用技术,并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

2006年,开发东南太平洋智利外海大洋鱿鱼类资源的调查项目摆上了议事日程。这项目旨在调控西南大西洋鱿钓生产压力,合理配置作业渔场和捕捞对象,从而降低鱿钓作业的风险,有助于我国鱿钓作业的持续、平稳发展,并扩大我国在公海的海洋权益。项目由浙江丰汇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和我校合作,经过三年认真实施,初步探明智利外海茎柔鱼资源有开发潜力,渔汛期为12月~翌年6月,旺汛在3~5月,恰是可供西南大西洋匹配的后继渔场。

自此,生产和科技工作重心转移至南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生产比重与北太平洋平分秋色,渔获数量超过北太平洋,占60%以上的份额,并可以常年作业。生产企业可以上半年度在西南大西洋钓阿根廷滑柔鱼,下半年到东南太平洋的秘鲁外海生产茎柔鱼。

随着南、北部作业渔场全面展开,为确保鱿钓生产的有效作业,我校鱿钓工作组适时地将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应用到渔情预报中,结合实地海况观测资料,每周定期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渔场、东南太平洋秘鲁茎柔鱼渔场生产及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等三个作业渔场和3种鱿鱼资源发布渔汛渔情。此外,运用历年渔获统计数据,对各个鱿钓渔场形成机制,渔获量分布等变动因素,经综合分析,编写各年度的技术专题报告和绘制各年度的作业渔场分布,共计约800万字,近30余册,为我国远洋光诱鱿钓渔业资料奠定了扎实的科学基础。

随着国际对公海渔业资源管理不断强化,我国加快了渔船更新换代步伐,加速推进大洋渔业(公海)发展。国内远洋光诱鱿钓渔业更是抢占先机,成为我国远洋渔业中拥有最多作业船队的主力军。  

  

链接:  

“闯荡大洋”远洋渔业三十年回忆系列之二:首赴西非 十三名师生勇当“开路先锋”

“闯荡大洋”远洋渔业三十年回忆系列之一:发展远洋渔业 可持续利用远洋渔业资源  

 

(党委宣传部 海洋科学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