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海论坛现场
海峡之声上海1月17日讯(记者 程娟娟)同话丝路机遇,共谋上海发展。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和临港地区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全面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发挥长三角经济区辐射效应,16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海论坛在上海临港举行。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上海的机遇与挑战。国际海洋协会主席阿维尼·贝楠先生,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等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的核心战略。这一战略涵盖65个国家,沿线国家就有26个,包括44亿人口,而经济规模21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1/3强,就是29%。
“一带一路”的建设符合整个世界的基本需求。经济繁荣,每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都可以不同,都共通的理想和远景是经济必须繁荣。基于这一点,我们的“一带一路”要构建的是一个合作平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实一个重要的依靠就是丝绸之路和经济带或者叫做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真正落成。
会上,上海政法学院倪乐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任张耀、社科院海洋战略研究中心金永明、中国极地中心主任杨惠根等专家分别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渊源与战略机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海上安全互信合作、中国海洋战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以及上海临港地区海洋文化建设等发表了真知灼见。
上海社科院黄仁伟副院长表示,上海在当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枢纽地位。上海是两带一路的枢纽,能够把两带一路都连起来的,唯一一个能把两带一路都连起来的城市上海四个中心应该紧紧围绕两带一路,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来发展它的四个中心。上海是最重要的、全国最重要的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基地,所以海上丝绸之路,对上海的船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带动是非常大的,不可估量。
本次论坛由上海海洋大学主办,上海临港管委会支持,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联合国研究会、美国上海商会等共同协办。
(来源:海峡之声网 2015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