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治报:“儿童酱油”成分相同身价翻番 专家指出相关标准规范亟待出台

发布日期:2013-06-18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44设置

(记者:周寒梅)本报曾对“儿童涂料”进行报道,发现产品只要傍上“儿童”字样,即使成分相近,也能卖得高价。这点同样适用于调味品行业。近日,记者走访沪上几家大型超市,发现,不少商家推出所谓的“儿童酱油”,称该种酱油0添加、纯自然发酵,专为保障宝宝安全美味饮食研制,而价格要比普通酱油贵很多。

儿童专用酱油的标准是否真的高于一般酱油调料呢?酱油中号称含有营养物质对儿童是否真的有益处?专家指出,“儿童酱油”并非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界定的概念,其营养物质形态等对小孩发育产生的益处并不大。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制定专项标准,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价格翻番成分几无差别

记者来到家乐福徐汇分店,发现几款品牌都推出了儿童食用的酱油产品。记者在“欣和”“禾然有机”等品牌酱油的瓶身上看见标注的“儿童有机酱油”“建议儿童食用”等字样,有的还标注了“铁强化酱油、 0脂肪”“0%添加、减盐、纯自然发酵”等的说明。

然而在仔细比对后,记者发现有品牌普通酱油和“儿童酱油”的标注成分几乎完全相同,如某一热销品牌,其普通酱油和“儿童酱油”的主要成分都是水、脱脂大豆、有机小麦和食用盐组成,产品的标准号均为GB18186高盐稀态,质量标准都采用了氨基酸态氮>=0.090g/100ml。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包装,“儿童涂料”的包装身上标注着“儿童有机酱油”字样,并贴出了“宝宝饮食建议”等提示。

除了包装偏小外,儿童酱油比普通酱油的价格也贵很多。记者发现,一款160ml装的儿童酱油售价29.9元,而该品牌500ml的普通酱油售价才28.9元。

“儿童酱油”实为噱头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系主任陈舜胜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并没有针对“儿童酱油”出台专门的检验标准,商家推出此产品有炒作嫌疑,并没有科学依据。

陈舜胜介绍,在炒菜过程中,酱油中营养物质形态的变化对小孩发育益处并不大。陈舜胜建议对于3岁以下儿童,口味以清淡为好,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味精、鸡精、色素、糖精的调味品,酱油应该尽量少吃。

目前,国家专门针对儿童产品的相关标准很少。不少商家往往只因自己的产品相关标准高于一般商品,或者商品中加入适合儿童需求的营养素,就贴上儿童标签,导致市场混乱。

陈舜胜指出,儿童产品的相关标准不仅应考虑是否含有适合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素,更应设立严格的安全卫生指标门槛。建议相关部门制定专项标准,加强对市场监管。


(来源:《上海法治报》 2013年6月18日A5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