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察:近两千河蟹角逐“奥斯卡”,今年“蟹王”来自安徽五河县

发布日期:2016-11-16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451设置

(记者 黄杨子)上海海洋大学第10届蟹文化节暨2016“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今日拉开帷幕,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河南等地近70家养殖单位选送的1900余只河蟹齐聚于此,角逐全国河蟹产业界的“奥斯卡金奖”。 

大规格商品蟹“一蟹难求”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上海市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介绍,由于洪水、气候等因素,今年我国河蟹主产区(长江中下游)的养殖生产受到了较大影响,产量和规格呈现出“双降”特征。“产量估计下降约5至10%,全国商品蟹平均规格下降约10至15%,尤其是大规格的商品蟹,今年极为紧俏,4两半以上的公蟹与3两半以上的母蟹,可以说是一蟹难求。”

自9月开捕以来,商品蟹价格也一直在高位运行,今年蟹价总体比去年高30%左右,对老百姓消费带来一定影响。不过,令人高兴的是,今年全国各地河蟹的总体质量好于去年,品质较以往有所好转。“概括而言,今年全国河蟹产业呈现出双降、一升、一平、一好转的特点,即规格和产量下降,价格上涨、效益平稳、河蟹品质较去年有所好转。”王成辉说。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上海市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介绍本地“长腿”大闸蟹

河蟹大赛淡化“单项冠军”

如今,随着河蟹综合生态养蟹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全国各地的湖泊、池塘、河沟等水体都能够产出一大批规格大、品质好的大闸蟹,因此,在今年的河蟹大赛上,大闸蟹们在外形和内在品质上几乎无法进行有效区分:它们都是中华绒螯蟹同一个物种,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不同水体中饲养。

“就像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一样,团体水平比个人水平更为重要。”王成辉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年大赛以突出河蟹的整体实力和团体优势为主,淡化蟹王和蟹后等单项冠军,参赛单位需提供雌雄河蟹各14只。

那么,怎样才算优胜者?据介绍,所有评比参数采用上海海洋大学开发的“全国河蟹大赛评比软件系统”,由计算机在综合参赛河蟹的体重、壳长、肥满度和个体差异后打分,从高到低排序来确定金蟹奖。此后,再在金蟹奖中由专家根据色泽、气味、口感等性状评选出最佳口感奖。为鼓励全国养蟹单位推广应用优质种源,全国河蟹大赛还设立了最佳种质奖。

本地优质蟹“颜值高”

王成辉说,如今大闸蟹早已不再是长江流域民众的独家美味了,全国各地的养殖户在掌握相关技术后,都可培养出优质蟹。“我们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如云南、贵州、陕西等省都在进行养殖,希望未来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能吃上价廉物美的大闸蟹。”

今年,上海本地蟹由于几乎没有受到洪水、气候等因素影响,呈现出规格大、产量高的特点,特别是由于采用良种的比例高,其外形的美观度和整齐度,较其它地区大闸蟹要更好,“全国的良种比例约为7%,而上海的良种比例高达60%。”不过,由于本地蟹产品质好却产量有限,年均产量仅800至1000吨,通常在11月前就销售完毕,所以想吃上一口本地蟹,并不容易。

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应该如何挑选本地优质大闸蟹呢?王成辉透露小秘诀,“一是腿长,二是前端有锐利的‘尖齿突’,三是背甲上有6个明显的凸起。认准这三大特点,基本就可以选到品质优良的大闸蟹。”

【新闻链接】2016蟹王蟹后新鲜出炉——

“蟹王”体重455.2克,来自安徽省五河县螃蟹协会;

“蟹后”体重366.0克,来自江西省进贤县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

题图说明:参加评选的大闸蟹与一元硬币大小对比。

(来源:上海观察,2016年11月15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