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易班荣获全国“十佳易班学生工作站”和“十佳指导教师”称号

发布日期:2016-12-04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528设置

11月28日至30日,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指导,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主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的2016年易班全国共建工作推进会在桂林召开。来自教育部思政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协调管理和执法督查局、自治区高校工委,各易班共建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以及全国59所部属高校分管易班发展中心的领导等200多名代表参加推进会。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协调管理和执法督查局副局长尤雪云、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高德毅等领导出席会议。会上对2016年全国易班十佳进行了表彰,我校易班荣获全国“十佳易班学生工作站”和“十佳指导教师”称号。校学工部部长夏雅敏、易班发展中心刘智斌、王晓青参加会议,王晓青作为指导教师代表进行经验交流。

近年来,在学校的关心重视下,我校易班建设持续推进,通过打造“共建共享”的治理共同体,不仅提升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思政育人的效果。一是“从自我感到我们感”,共同的网络家园。从每年迎新开始,校院工作站的老师和同学都会早早进驻易班,在易班新生学院像迎接家人一样欢迎“小鲜肉”的加入。如2016年志愿者在易班设计和分享的576个图文并茂的话题,帮助90%的新生提前完成易班校方认证,60%的新生完成了网络报到手续,让入住的新生对未来大学生活触手可及。在54天的易班迎新期间,他们通过交流互动累计解答新生问题417个。而针对班级建设“痛点”,从2012年起学校举办了五届超级梦想班级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规划班级建设,发挥每个同学的创造力,同时设置活动梦想积分,将活动中的学生个体的点滴表现和贡献予以量化,作为最终班级建设成效的评价数据,活动至今学生累计提交自主建设班级方案达1400多个,自主设计和开展活动超过1万项,参与学生超过42万人次;二是从“教师主导到教学相长”,共同的价值追求。从2016年开始学校依托易班优课平台实现跨前一步开展“泛在式”入学教育,突破入学教育只能开学后、在课堂上开展的限制。目前首批6门课程已经上线,开学前已有970多名新生开始自主学习,不仅如此,过去线下难以通过有限课时完成的《学生管理服务手册》学习考试2016年起也在易班上进行,不仅全校3000多人可以自主学习,还可以进行提问,教师和学长予以解答,学习之后还可以进行自测,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意识;三是“从他助到自助”,共同的行动指南。学校用互联网的方式再造事务流程,研发了基于易班的自助迎新系统和资助系统,初步构建了易班一门式服务平台。学校还注重网络舆论引导,开设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交流。如推出的“小鱼说事”栏目。截至2016年10月30日,共发布了三十四期话题,涉及内容包括动漫下架、大学生网贷、网络信息安全、抑郁症、民族自信等,累积浏览量达三万余次,参与回复人数达一万余人次。

此外,学校陆续建设了基于易班的迎新季、毕业季、五四和先进个人表彰等四大主题活动页面,结合纪念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建设了优秀博文展示和报名平台和专题页面,发布各类信息2000余条,师生可以通过WEB和手机方式感受榜样典型和精神力量,参与互动。

(撰稿:刘智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