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景是一个很“烧钱”的活儿,水族箱、木料、石料价格都很高,一个水族箱的价格都在2千元左右,要做好造景,必须要对成本了然于心。
(作者:黄杨子 蔡霞)正值“十一黄金周”的假日,上海海洋大学这几天迎来了近200名特殊“游客”。这群“游客”的身份都是大学生,最远的来自4000多公里外的新疆塔里木大学。他们此次来沪的目的只有一个:为水里的鱼儿们造“别墅”。
学生们需要考虑美观、环保与价格等诸多因素。
据悉,上海海洋大学承办了全国大学生第4届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这也是上海首次承办此类大赛。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谭洪新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比赛采用当前水族造景行业流行的石景、木景、石木景、水陆景4种主流造景风格作为参赛类型。在现场,大学生们纷纷捋起袖子选材,石料、木根、水草等所需材料都被定价。
“水族箱造景,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水草、造景石、沉木等素材,按照水中生物和水草的生活习性及特点,从美学角度出发设计布置出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景观。”谭洪新介绍,“水族造景的入门难度并不高,但如果想做出精品,则要有更深厚的美学、生物学、材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比如,在铺垫底砂、种植水草时,必须考虑水的浮力与流动、水草种类、水质状况等,同时还需考虑造景用材费用不得超过限额。一般而言,一件作品构思完成后往往需要历时一天才能实现。”
此次技能大赛共吸引29所高校的185名大学生,技能实操评比结束后,选手们的作品将由上海海洋大学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专人精细养护,期间造景选手可与维护员通过QQ、微信等网络工具联系,实时调整维护方案。一月后,水草基本生长成型,大赛将进入成景作品评比阶段。
一个月后,造景成品将进行评选。
水产与生命学院教学副院长黄旭雄表示,“造景成型期间的维护工作,为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同学提供了绝佳的实践机会。同时,近百件水族造景作品的集中展示,也将为临港地区的中小学生及居民提供一个难得的科普教育的平台”。
“以往的水族造景大赛,为了追求作品的即时表现力,往往采用胶水粘贴的办法,使水草看起来处于繁盛的状态,” 赛制设计者、上海海洋大学老师徐灿透露,“这样的话,水草的景观往往只能维持10天左右。但今年我们强调水草要精细种植,像农民插秧一样,让水草插在水草泥中,得到充分的养分和保护,这样水草能生根发芽,长时间维持景观的良好状态,使景观保持更加长久。”
在现实生活中,造景是一个很“烧钱”的活儿,水族箱、木料、石料价格都很高,一个水族箱的价格都在2千元左右,要做好造景,必须要对成本了然于心。因此,为提倡学生在造景过程中遵循节约、环保原则,“材料的浪费与合理利用”“工具整理”等都列入评分标准。徐灿说,这样的赛制设计也是让学生尽早树立创新创业的理念,学习做到“早当家、当好家”。
“近年来,水族箱造景受到国人的追捧,现在都市人缺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生态缸在全国有很大前景,但专业的水族造景人员还较为缺乏。希望大学生能将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在实践中,对造景市场也将是有力的补充。”大赛评委邹维新说道。
题图说明:十一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齐聚上海海洋大学为鱼儿“造别墅”。
(来源:上观新闻,2017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