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上海海洋大学“深渊团队”发布国内第一本深海探索译著

发布日期:2018-05-23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206设置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5月21日晚,由上海海洋大学深渊中心团队倾情翻译的《深海探险简史》亮相上海科技节。这是国内第一本讲述深海探索过程的译著,它将带领读者“重走”深海探索之路。据悉,该书的原著为罗伯特·D·巴拉德,他是美国海洋科学家、“泰坦尼克号”残骸发现者、世界上最伟大的海底探险家之一。

 《深海探险简史》由上海海洋大学万米载人深渊器机械系统主任设计师罗瑞龙等人翻译。“我们把每天下班的时间、双休日、节假日都利用起来翻译这本书,全文共计22万字。翻译的过程也是个人升华和学习的过程。读原文的时候,没有觉得有问题,可当想要用中文准确地表达出来时,经常会发现找不到适当的词语来形容。那个时候就特别痛苦。”罗瑞龙说。“在笔译的过程中,才发现背后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我们团队探索万米深渊的经历和作者的经历奇妙地互动起来,这种互动也让作品的生命得到了更好的延续。当看到初稿时,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

记者了解到,“深渊团队”向来致力于海洋科普工作。2016年5月,深渊中心与上海彩虹鱼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彩虹鱼”深海科普基地正式对外开放,总开放面积超过4900平方米,采用展板知识介绍、模型和样本展示、多媒体视频播放、实际操作体验和专业知识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以深海体验为特色,将最前沿、最全面的深海装备和深海科学知识展示给公众,达到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科普基地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基地会定期举办包括“彩虹鱼”进校园系列活动、“三生三世 22里深海”——载人潜水器历史展、“彩虹鱼”亲子游、“海洋大讲堂”等多种特色活动,成为上海知名科普品牌。

(来源:中青在线,2018年5月22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