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浦东130多所公办小学课后服务延时至18时

发布日期:2019-03-25 责任编辑:于林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333设置

(作者:吴燕)爸爸妈妈下班晚,爷爷奶奶在外地,家里还有个小弟弟……

一到放学,存在类似家庭情况的小学生便成了“困难户”。为解决这一问题,市教委等部门前不久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公办小学为确有接送困难的学生,提供延时至18时的课后服务。

好消息!沪公办小学免费课后看护延长至18时!

从本周开始,浦东各公办小学已纷纷行动了起来!浦东新区东波小学课前课后都有延时服务

这里的课后延时服务已坚持了20年。该校学生家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在附近的沪东造船厂等国企工作,不少都是双职工。为解决家长的燃眉之急,学校1999年便推出了3点半至4点的晚托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快乐30分”活动。每天这个时段,孩子们会在不同的教室里演奏乐器、排练舞蹈、算24点等。之后,学校又推出了4点至5点的关心班,由教师轮值担任志愿者。

本周一起,学校推出了延时至18时的看护服务,并邀请退休返聘教师、保安等校园工作者共同参与。因为他们也是学校的主人,对校园情况非常熟悉,让他们来担任志愿者,家长们也表示认同。

除了课后延时,学校还有一项课前延时服务。按常规,学生8点10分前到校,学校7点半开校门,但不少家长的上班时间较早,一些学生7点半前就被送到学校,个别6点半就到了。因此,学校贴心地给两个校区的40余名学生发放了“提早到校入门证”,孩子早晨可凭证提前进校,到教室自习或休息。

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大手牵小手跨年级混班看护

本周三,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在藿香和香楠两个校区开始试点将课后延时服务延长至18时。学校采取分时段的管理,两个校区共有300余名学生申请看护至17时,另有100余名学生申请看护至18时,参与服务的学生占在校生人数的六分之一。

为提升看护质量,学校组建了一支管理队伍,对学生进行集中看护。每天放学后,家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会以“护导员”的身份走进班级,对照名册点名,并及时将缺席的学生名单反馈给由校行政管理人员、党员团员教师、教师志愿者担任的“巡导员”。“巡导员”会第一时间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同时负责校区所有看护点的秩序管理和沟通协调。

延时服务还成了提升学生自主管理等综合能力的平台。参加看护服务的学生要维护好座位及附近的卫生清洁;未经教师同意,不得随意翻动看护教室内的书籍、教学用具等。此外,不少看护班采取跨年级混班的方式,高低年级的孩子有了“大手牵小手”的机会。

浦东新区建平临港小学特制“接送证”确保安全

位于南汇新城镇的这所小学,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半小时,几乎100%的学生都会选择留校参加“快乐30分”活动。从本周三开始,学校推出了延长至18时的课后看护服务,一支由行政工作人员、党团员教师、教师志愿者和附近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将轮流负责150余名学生的课后安全看护。

借助沪上第一所“儿童大学”的资源,学校把高校教师请进了小学。每天3点半至4点,孩子们跟着上海海洋大学的教授探究不同的生物,跟着上海海事大学的教师了解南极的秘密,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将擅长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讲给孩子们听。

在4点至6点分时段的课后看护服务中,学校则安排学生开展阅读以及篮球、羽毛球、足球等体育活动。考虑到安全因素,学校为每个申请看护的学生家庭发放了“接送证”,家长需凭证且在指定时段进校才能接走孩子。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全部由教师负责课后看护

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现有巨野路和张江两个校区。学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快乐30分活动,下午3点半放学后,学生可以参加弦乐队、足球队、排球队、跆拳道、花样跳绳、羽毛球队、机器人等社团。

本周三,学校正式开始实行延时至18时的课后看护服务,两个校区约有近100名学生参与。为让家长及时了解这一服务,学校将相关详情提前告知了全体家长,并对所有申请的学生家庭逐一进行情况排摸和审核,以确保按时接送确有困难的家庭享受到这一服务。

该校延时至18时的课后看护服务全部由在校教师负责。周一至周五的18时,老师们会统一整队,把孩子们送到等在校门口的父母手中。遇到下雨天,则会请家长进校接孩子。

(来源:东方网,2019年3月22日)

原文链接:http://shzw.eastday.com/eastday/city/gk/20190322/u1a14697298.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