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新时代奋斗者|从业几十年,“渔民”教授坚守蓝色初心

发布日期:2019-06-03 责任编辑:于林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383设置

(记者:韩晓蓉)【编者按】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上海从曾经的小渔村发展为如今的特大型城市,离不开拥有实干精神的奋斗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平凡却不平庸,兢兢业业地书写着历史。4月8日起,澎湃新闻推出“新时代·奋斗者”系列稿件,向家国追梦人致敬。

“有些人说我一点也不像大学教授,倒像是个渔民。”

作为我国金枪鱼渔业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戴小杰教授和海洋打了几十年交道,一直坚守着他的蓝色初心。

对于“渔民”这个称呼,戴小杰欣然接受,“因为渔民才最了解海洋,最能接近海洋”。

在“渔民”与教授两种角色中自由切换

戴小杰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出海的日子。当年,我国和俄罗斯签订了一个鱿钓项目,拿到了俄罗斯11万吨的配额。戴小杰所在的上海海洋大学当时还叫上海水产大学,学校选了一部分师生,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戴小杰也被选中,“听说有了出海的机会,心里很高兴。”

不过,第一次出海,戴小杰就晕船了,“晕得挺厉害的,黄水都吐出来了。”他当时差点要打退堂鼓了,但后来还是坚持了下来。多年来,他在大学教授、“渔民”两种角色间自由转换,不是在海上调研,就是泡在学校准备会议材料,或者飞往世界各地参加会议。

然而这片看似平静的海洋背后却是暗流涌动。

“渔权即海权。” 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卫东介绍,学校提出 “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创校使命,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积极发挥高校智库功能,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

戴小杰和他的团队足迹踏遍了六大洲三大洋,每年收集近千万条金枪鱼渔业数据,60余次代表中国参加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会议,近3年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谈判200多人次,累计提交区域渔业组织国家报告数十份。

他带领团队切实维护了祖国海洋权益,通过履约谈判,中国实现了零的突破,争取到了金枪鱼捕捞配额,推动了我国金枪鱼渔业的发展。

“坐在谈判桌前,我们代表的是‘China’,我们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来维护国家渔业权益。”戴小杰说。

潜心做科研,更用心教学生

出生于安徽农家的戴小杰,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凭着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一名教授和博导。

从教二十余载,戴小杰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他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每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也承担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已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数十人。

戴小杰的研究生张嘉容表示:“戴老师不仅关注我们的学业,也关心我们的生活,对于学业优秀但经济有困难的同学,他会想办法资助赴海外学习。”张嘉容说,戴老师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把外语学好,因为外语是国际谈判的重要工具,不是为了考证书去学英语,而是真正能够无障碍地与外国人沟通交流。

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江卫平的眼中,戴小杰教授不仅潜心做科研,更用心教学生。“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引导学生、以自己勤奋刻苦的精神鼓励学生。” 江卫平说。

“作为海洋大学的一名教师,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是我的责任。”戴小杰说。

事实上,戴小杰一家人都与海洋结缘。戴小杰的爱人王丽卿也是上海海洋大学的教授,对海洋充满深厚感情的戴小杰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振洋,“平时科研和教学工作太忙,陪孩子的时间太少,有些亏欠他。” 戴小杰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二,理解父亲对于海洋的付出,受到父亲的感染,从小就拥有科学家的梦想。

(来源:澎湃新闻,2019年6月3日)

原文链接:http://m.thepaper.cn/wap/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3591732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