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大闸蟹”名称趣考

发布日期:2019-09-09 责任编辑:于林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612设置

(作者:宁波)随着金秋时节临近,大闸蟹又将成为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然而,“大闸蟹”一名究竟是怎么来的,却鲜有人能说明白。   

“大闸蟹”是中华绒螯蟹的俗称,也称为螃蟹、河蟹、清水蟹。为什么叫“大闸蟹”呢?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来自近现代小说家、翻译家包天笑,他在一篇《大闸蟹史考》中写道:“有人说:‘煮’字与‘闸’字音相近,是方音的变迁。有人说字典上有‘煠’字,即是以水蒸之的解释。有一日,在吴讷士家作蟹宴(讷士乃湖帆之父),座有张惟一先生,是昆山人,家近阳澄湖畔,始悉起原委。他说:‘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这便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包先生所说的“闸”,其实就是“簖”,如今还经常使用,但“簖”与“闸”终究不是一回事。   

袁诹在《“大闸蟹”试释》一文中认为,吴语“闸”是一种烹饪方法,即将食物在清水中煮熟,故叫“闸蟹”。对此,吴斯锦在《〈“大闸蟹”试释〉刍议——与袁诹先生商榷》一文中指出,“大闸蟹”是蒸熟的,而不是煮熟的,反驳了吴语方言“煮”与“闸”谐音的解释,并认为“闸”是指捕捞地点。因为河蟹营江湖洄游,蟹苗在海水中产生,至江、河、湖中育肥,再回江河口岸交配繁殖。秋后,河蟹为完成繁育任务,要攀越河口道闸,渔民设罟而待,就能捕到鲜活肥美的大闸蟹了。    庄泽义在《也说“大闸蟹”名称的由来》一文中也认为,“大闸蟹”的“闸”源于渔民自设的“草闸”。旧时阳澄湖渔民捕蟹,至夜在湖中筑草闸、置渔火,喜欢趋光的蟹便会成群结队攀爬而上,待到清晨,渔民直接从草闸上收获即可。这“草闸”,估计就是竹制的篱笆,也即“蟹簖”。   

争论还没有结束,周仕凭发表《也谈“大闸蟹”名称的来历》,认为“大闸蟹”三字来源于河道之间的石闸(俗称“大闸”),那里常常可以抓到既干净又大的螃蟹。   

这些观点为我们了解“大闸蟹”的由来提供了生动视角,读来趣味盎然。不过,要了解“大闸蟹”名字的由来,还需了解河蟹的生物学习性。   

河蟹是一种洄游性甲壳动物,必须在半咸水中繁殖,在淡水中长大。长江水系河蟹,每年春季在长江入海口半咸水处受精,蟹苗孵化后溯江而上,在江、河、湖淡水中长大。到了秋季,蟹的性腺趋于成熟,即所谓“膏蟹”。此时,它们成群沿河而下,回到长江入海口产卵。由于苏州地区河网密集、水利发达,多建石闸,蟹要翻越这些河闸,才能顺利抵达长江口繁育后代。每年秋季,渔民就在石闸处设置蟹笼捕捉这些体大膏肥的优质螃蟹。大闸蟹广受欢迎,蟹贩们也乐得沿街叫卖:“闸蟹来,大闸蟹!”“大闸蟹”的名字由是便叫开了。

(来源:解放日报,2019年9月9日)

原文链接: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2019-09-09/getArticle.htm?id=278193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