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让罗非鱼优化品种“游”回故乡

发布日期:2019-11-28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864设置

(郜阳)本周,刚从加纳回国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赵金良又投入了教学和科研工作。“帮老先生的梦想完成了第一步。”在办公室,赵金良这样说。他口中的老先生,是他的老师,也是将罗非鱼引入中国、开我国水产种质资源研究先河的李思发教授。多年来,老先生一直期盼能送来自非洲的罗非鱼回故乡。

尼罗罗非鱼,上海人管它叫“青鲷”,刺少肉嫩,清蒸、红烧味道都很鲜,在菜场花十块钱出头就能买一条。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舌尖上的美味,祖籍是遥远的非洲,历经上海专家12年选育,才成为我国引进鱼种中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选育良种。从一开始选择研究罗非鱼,李思发就下定了决心。“搞研究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打击,开始选育种研究时就有这个思想准备,困难再大,也没有想过要放弃。”他的手上布满斑点,连脸上都有,那是长年挑鱼留下的印记。

起初几年,李思发的研究团队经历了各种考验:暖棚断电,一池鱼都冻死了;相关人员保护疏忽大意,一池鱼又进了鸟肚子……为了帮助罗非鱼这一外来物种适应各地水土、特别是防止近亲繁殖,李思发的课题组在黄河、长江、珠江3个不同的生态系统里均设置选育试验点。他终年在各地穿梭,每一年每一代从他手中“游”过的鱼何止成千上万。

2006年1月,李思发课题组选育的罗非鱼,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命名为“新吉富罗非鱼”,列入农业部2006年全国重点推广养殖品种。如今,我国罗非鱼年产量超过150万吨,是世界罗非鱼养殖第一大国。“罗非鱼在国际上很受欢迎,是淡水鱼出口的重要对象。作为出口型产业,罗非鱼还带动了种苗、养成、加工三个附带产业。”赵金良介绍。

2012年,李思发退休,将罗非鱼育种工作交到了赵金良手中。拿过接力棒,赵金良也记下了老先生的嘱托:让罗非鱼回故乡。“罗非鱼是‘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的重要养殖水产品,然而其中一些地区的养殖水平并不高。”赵金良告诉记者,“我们想,中国不应该仅是罗非鱼的生产大国,更应该出口相关养殖技术、品种、饲料、配套设备等等,让它‘游’出国门。”去年,上海海洋大学与加纳发展研究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于今年启动“罗非鱼回故乡”项目。“4月去考察时,我们本想将良种‘鱼’送回去,却受到当地法律的限制。因此我们也转变思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上周,包括赵金良在内的五位教授、博士来到了加纳。在设施简陋的图书馆里,为72位非洲“徒弟”上起了课,他们中有加纳发展研究大学的师生、有加纳北方省渔业与水产部门的官员,也有当地水产养殖业者。赵金良说:“我们建议他们利用农副产品初步简单加工,也引进一些中国的设备,先将饲料产业建立起来。”

(来源:新民晚报,2019年11月28日,原文地址:http://paper.xinmin.cn/html/xmwb/2019-11-28/7/50719.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