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涛,男,博士,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教育部物流类教指委冷链工作组成员、日本运筹学学会会员、上海物流学会会员、上海海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制造系统、物流系统最优化、冷链物流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承担物流运筹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物流系统仿真、运筹优化
物流系统变得愈来愈复杂的情况下,凭经验无法保证直接把所有的仓储、分拣系统等布局规划得完全合乎要求,并且建设好的系统后续修改、调整就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面对这一问题,李军涛和他所在的物流工程团队就能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事先通过仿真建模或数学建模,将物流系统直接仿真模拟出来,从而可以更直观地分析整体的布局、瓶颈环节,产能等得出最完美的布局方案或者调度策略。物流工程团队近几年中完成了云南白药、苏家爱华、上海史必诺物流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物流系统设计项目,获得企业好评。
物流工程是一门以系统工程及供应链理论为指导,研究物流系统中装备设计、信息集成与自动化以及系统运作与管理的应用性学科。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它是管理与技术的融合,与交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技术、物流大数据等领域密切相关。因此,李军涛认为,学习物流工程需要更开阔的思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李军涛所在的物流工程团队以物流运筹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等课程为抓手,结合企业实践,争取在这方面都有更多的研究与建树。
绿色冷链物流规划
李军涛团队研究方面侧重于冷链物流,以系统和供应链思维为视角,研究冷链系统的资源配置、冷链运作过程的控制、经营和管理。最新的研究是关于考虑绿色低碳环境下的模糊时间窗多目标冷链物流路径规划。针对近几年热门的冷链物流行业及其高额的配送成本和能源消耗等问题,团队以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碳排放量、配送总成本和客户满意度的多目标配送路径优化模型。通常而言,如果按照最短的路径来配送,往往会带来大量的碳排放。而通过团队的算法,就可以在客户满意度和碳排放中取得平衡。数据表明:在冷链物流路径配送中,考虑碳排放时的碳排放量相比不考虑能耗降低了56%;并且这一算法能使多个目标进行有机统一,全局优化;并且,该算法对于多目标冷链物流路径优化问题在寻优效率和计算时间上均优于标准遗传算法。
用团队负责人李军涛的话说:“团队在教学和科研的探索过程中尽管存在各种困难和险阻,但紧紧抓住市场需求,慢慢积累,是会有所突破的。”这谦虚的话背后,是一个物流工程团队朴实扎实的科研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