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精神已融进我的血液,那就是,始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的事业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5月18日晚,上海海洋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座无虚席,全国道德模范、2020年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王海滨携海大青年,在舞台上与刘胡兰作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从破晓曙光到复兴梦想,上海海洋大学师生倾心演绎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展演,将全校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新的高潮。
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表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上海海洋大学高度重视,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全面、扎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通过学习党史,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努力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王海滨(左一)携海大青年,与刘胡兰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上海海洋大学先后开展“知百年”“咏百年”“讲百年”“访百年”系列活动,通过用“党史+爱国剧”“党史+竞赛”“党史+实践”等多种模式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近60项的党史学习教育覆盖160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取得实效。
“百人百讲”“浅入深出”: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把红色故事“讲起来”
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云党课的基础上,上海海洋大学416个班团全面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实现团支部和团员青年全覆盖,主题团日做到“月月有主题,人人有收获”。为引导学习自主性和示范引领性,学校举办“百年青春心向党·矢志建功新时代”十佳魅力团支书评选,通过多轮党史理论测试比赛、主题演讲比赛,以赛促学,增强基层班团的学习力度和学习效果,同时选拔出一批优秀班团骨干。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百年百人百讲”宣讲团,通过集体备课,制作党史精品微课,“党史+宣讲”的形式,在学、思、践、悟的过程中让学生用青年的方式传递党史学习的声音,激励青年争做党史领学人。
“百年百人百讲”宣讲团成员严语
“我宣讲的对象是海大校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张闻天。为了将人物讲鲜活,我从图书馆借了好几本张闻天的传记。通读全书,我知道了他在遵义会议作反‘左倾机会主义’报告的勇气、知道了他‘红色教授三让贤’甘为人梯的故事、也知道了他终身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品格。他在求学期间,说过这样一句话:‘青年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他们有高尚的理想,青年的这种理想是最宝贵的东西。’从一个追求真理的青年,到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投身中国革命和建设,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为党、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张闻天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勤朴忠实的校训,勤奋敬业、质朴大方、爱国荣校、追真务实。新时代催生新使命,新使命需要中国青年来担当。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宣讲团成员、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的严语深有感触地说。
像严语这样的学生,在上海海洋大学还有许多。他们积极参加党史主题宣讲活动,用“青年讲给青年听”的方式,共同回溯过去、明确方向,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加深理解和认同。
“百年百人百讲”宣讲团在“淞航”号授旗
“百年百人百讲”宣讲团还在继续,已制作完成的15部精品微党课视频正通过新媒体在线传播。
唱支新歌给党听:原创歌曲、爱国剧,海大师生把党史“演起来”
“1921年的7月1日/共产主义含苞待放/就算小小的嘉兴游船/也能掀起惊涛骇浪/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响彻中华大地/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红军生与死的奇迹/面对日本的军刀铁骑/我们从来没有认输/兵来将挡/血洒疆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当/天安门城楼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个民族没有倒下再次在世界东方屹立/直到今天/在那心间/即将实现的梦想/并不是豪言/因为就算是星星之火/同样也是可以燎原……”原创说唱歌曲《星火燎原》在展演中点燃全场。歌曲的原创之一、维吾尔族学生夏伊麦尔旦·麦提库尔班表示,因为比较喜欢嘻哈音乐,已先后就垃圾分类等主题进行过多次的嘻哈歌曲创作。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感触良多,主创团队反复打磨把一腔爱国热情融入说唱歌词中。和团队一起演唱时觉得酣畅淋漓,用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党的热爱和对党史的传承。
《星火燎原》上场
上海海洋大学2020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刘一乐在爱国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李侠”妻子何兰芬。她感触万千地说:“每次念到‘你一定要回来’这句台词的时候,我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作为李侠的亲人更是他的战友,何兰芳虽然承受着失去家人的巨大悲痛,但却深明大义,体现出为爱人献身革命而自豪的博大家国情怀;虽然承受着至爱用生命履行使命的巨大压力,却仍憧憬着美好的革命理想,坚定着作为一名共产主义革命者的信仰与担当。”
担任该剧总导演并在剧中饰演角色“孙明仁”的201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余垄泽说:“我们没有为演员去修改角色,而是为了演出角色背后的故事而不断地打磨演员的表演方式。永不消逝的不仅仅是电波,更是一代代革命前辈、一个个革命英雄传递下来的坚定的理想与信念。”
原创爱国剧《胸怀水养情,奉献为渔民》
结合党史自编自导的爱国剧是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中“最亮的星”。除了经典的革命故事之外,还涌现出讲述学校已故王武教授献身水产事业的《胸怀水养情,奉献为渔民》等一批优秀的原创爱国剧。
当晚演出结束后,王武教授的爱人在现场找到了《胸怀水养情,奉献为渔民》中的演员们,她拉着扮演自己的学生、2020级水产养殖专业张卓雯的手,说:“你演了我们的故事,演得真好!”她的出现让现场每一位演员都感动万分。张卓雯说:“这是震撼而又幸运的一刻!震撼的是,这并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真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事实;而幸运的是,我能够与这一位角色的原型见上始料未及的一面,有过一次拥抱,让我非常的感动!我不知道我能不能真正担当得起那一声‘谢谢’,但是我会继续努力,在水产专业上不断前行!”
据统计,参加爱国剧演出的师生达200余人,覆盖全校所有学院。目前,精心打磨的10个爱国剧已经在校内演出10余场,2000余名师生观看演出,反响强烈。除了在校内各层面的密集演出,爱国剧还将走出校园,在中小学和社区进行展演,由大学生演绎的学生版大师剧《朱元鼎》将在第十七届大学生话剧节上亮相。
既要读好“有字”的历史之书,还要书写好“无字”的新时代发展奋进之书:海洋学子学史力行“做起来”
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上海海洋大学学子们既努力读好“有字”的历史之书,还努力书写好“无字”的新时代发展奋进之书,学史力行,将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用于日常的学习、工作、科研当中,在校园中形成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奋发昂扬的校园氛围,涌现出2020年度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吴志发等一批优秀的海大学子,也取得了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赛特等奖等亮眼的成绩。
2020年度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吴志发
吴志发在晚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军营五年,将职能当作本能,把重任当作信任,我认为一顶军帽,书写着忠诚和信仰;一身戎装,彰显着无畏与顽强;一双军鞋,踏响了忠诚与担当。今天的岁月静好是革命先烈用淋漓鲜血撑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坚守先辈的信仰与国家的富强,让我们拿起钢枪,守卫一方!”
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赛特等奖项目成员、工程学院李炳麟
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赛特等奖项目成员、工程学院学生李炳麟表示,自去年疫情复学至今,他们就开始积极筹备比赛了。备赛期间通宵达旦是常态,但他们顺利完成了3000米的耐压测试,撰写了国内首项仿生机器鱼制作技术标准,摘取了上海市特等奖。“机器鱼研究让我感知到科研的奥妙以及科研背后的那份执着,也让我更加明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和肩负的责任。也正是老师和伙伴们的鼓励与信任,让我前进更有了底气,更加坚定了那份科研热情。让我们秉持自强不息的热血,坚守科创报国的决心!”
在这些海大先锋的带领下,全校上下掀起了“党史学习+实践”的热潮。今年3月以来,仅雷锋月系列活动累计开展35项活动,覆盖人群1.5万;每月开展光盘行动、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人数达3000余人次;同时,300余名学生为全校师生疫苗接种提供志愿服务保障工作;学生踊跃参与第十届中国花博会,输出优秀志愿者130人是志愿者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3月1日至今,学校各类志愿服务达8000余人次,志愿者活动累计服务9000余小时。
王宏舟表示,本次展演是学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阶段性展示,集中浓缩了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学校将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努力使学生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彰显海大青年的气质、品格与才华,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做勇立时代潮头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篇章。
(来源:上海学习平台,2021年5月20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469068498678683515&item_id=2469068498678683515&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