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 感谢有你”系列报道之五十二(李晨虹):他为新生打开生物学视野的第一扇窗

发布日期:2021-09-12 责任编辑: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422设置

李晨虹,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水生生物系系主任。2011年,获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013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2016年,获上海海洋大学育才奖;2019年,上海海洋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20年,“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称号;2021年,“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本研一体化教学团队”获得优秀教学团队,上海海洋大学“教学名师”。现任水产学重要刊物《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IF= 2.52)遗传领域主编(Section Editor)。共发表论文77篇,其中SCI论文52篇。近5年,发表论文21篇,包括2篇PNAS。

李晨虹(中)带学生在黄山采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对于李晨虹的学术研究是最好的佐证,在小时候,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哥哥还有父亲一起,坐在河边垂钓。对于其他小朋友可能稍显无趣的垂钓来说,他却经常可以静坐一天。而在他升入大学时,他就已经决定投身于水产事业。在成功考上研究生、师从李思发教授后,李晨虹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选择远渡重洋,学习最新知识。而对于水产的热爱也让他结识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伙伴,这也使得李晨虹与美国、德国等多地大学如Gavin Naylor教授(University of Florida)、Michael Hofreiter教授(University of Potsdam)有着紧密合作,并且经常会有外国学生自费来到李晨虹实验室进行学习交流。在科研道路上,他永远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对他感兴趣的水产事业有着无限动力。

立德树人,因材施教

李晨虹尤其重视本科教育,他开设了本科新生研讨课程,并且常说“这是新生打开生物学视野的第一扇窗”,为了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水族馆、实验室,开启新的教学模式,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研究生日常教学过程中,他总是对学生说:“要沉下脚步做科研,认真想你对什么感兴趣,要解决实际问题,要做有意义的事,做出你的贡献。”

李晨虹开设了生物信息学(全英文)、分子系统和生态理论与方法(全英文)课程,他经常会与国内外的老师保持联系,交流授课经验,互换课件材料,致力于让学生能够明白最新的发展理念。而他的教育方式也获得校内外师生的一致认可,其中《生物信息学》这门课程获得“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建设《生物信息学》”成为上海市示范性课程,另外,《普通动物学》也获得了“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通过专家验收,被评为优秀。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总是觉得科研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名字,甚至可以说这个名词自带着神秘的“面纱”。为了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让学生不再惧怕,李晨虹通常会将现在所做的研究以及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结合到教学过程中。同样在遇到学生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时,他总是能够举一些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理解。例如在生物信息学教学中,在说到De Bruijn Graph这一概念中,学生一时间不太能够接受,他用生动形象的“送牛奶”例子让学生快速理解。

立德育人,自律向上

李晨虹的教育理念非常先进,他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以及思考水平。但是他一直希望围绕着学生的主题是“自律”。他多次作为“本科生进实验室”项目导师、“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导师指导本科生开展学习研究。目前已经指导研究生25名、博士生7名、其中3名留学生,3名学生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虽然李晨虹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是他仍旧坚持每两周空出完整的一天时间,与学生进行1对1的日常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提出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是新的科研想法,与李老师进行激烈讨论,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科研方向,他会鼓励学生勇敢去尝试,去钻研。 

李晨虹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自信、专注、早点出成果”,学生们用这句话做成了表情包,但他一点都不生气,反而乐呵呵地回应说:“这不就是为师一直对你们的期许嘛!”

亦师亦友 良师益友

李晨虹接人待物毫无架子,真诚幽默,而在科研方面,总是精益求精。常常邀请学生到家里来一起做好吃的,他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帮研二学生改毕业论文时,他总是一字一句,悉心教导,有时候甚至会长期沉浸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忘记了时间。而在对于学生日常教育中,他总是反复叮嘱学生,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就如同他对于长江大保护的理解和关注,例如对于在长江中已经灭绝的鲥鱼,他和学生一直在努力通过自己所开发的技术来获得分子序列,希望能让鲥鱼能够重回长江。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李晨虹用行动诠释了这一首诗,在未来道路上,他将继续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继续前行,风雨无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