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奋进新征程”之十五:砥砺前行担使命,勇立潮头谋发展

发布日期:2021-11-28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313设置

自2017年成立之初,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学院党委班子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各项事业蹄疾步稳,在各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成效,形成了法学、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文学艺术多学科专业并举的发展格局,海洋法律、海洋管理、海洋文化学科特色日趋明显;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服务国家战略项目,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长江大保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立法修法、参加国际、区域及双边谈判磋商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服务国家战略,助力长江大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禁渔是件大事,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自2017年起,学院的教师们积极投身到长江大保护的工作中,坚持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奋斗在长江退捕、禁捕工作调研的第一线,开展调研、收集数据、研究政策,为“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学院教授张祖平2019起已连续两年承担“协助巡护推广”研究。以该项研究为支撑,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关于推动建立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推动建立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队伍的指导意见》提供了参考依据。副教授赵玲致力于开展长江大保护政策的舆情评估,定期报送舆情监测,截至目前已连续反馈46期报告,及时反映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各地域与长江禁捕相关舆情。团中央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湖北洪湖调研领队杨杨老师说:“我们并不觉得服务长江大保护工作是一项任务,能为保护长江生态、服务退捕渔民的事,作为一名党员,当然义不容辞!”

参与国际谈判,维护国家利益

学院组织团队开展国际渔业政策与法规、国际渔业治理与国家渔业权益维护、远洋及我国周边海域涉外渔业管理、公海和极地渔业制度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积累,为政府建言献策,提供渔业治理和养护政策建议,代表国家参与国际谈判维护我国海洋渔业权益,扩大了学院海洋渔业法律与政策研究领域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自学院成立以来,共选派专家参加全球性重要谈判、南海问题磋商、双边商讨会谈等合计24次,其中2017年4次、2018年12次、2019年8次,涉及联合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贸易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南海以及印度洋、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等,内容涉及海洋生物资源养护的国家规则、远洋渔业、渔业补贴、南海渔业合作等。

开展决策咨询,发挥智库作用

学院积极发挥教师智库功能,将科学研究与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民生服务等紧密结合。学院教师积极对接国家海洋、渔业政策与法规建设等实际管理需求,开展了大量面向政府管理部门的社会服务。对接单位包括原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监督管理办公室以及地方渔业渔政管理部门等,服务内容涉及修订国家及地方渔业、渔民、渔村以及专项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等。学院还对接上海市文明办,从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咨询和指导工作,报送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方面的相关咨政报告,推动实践工作的有效开展及品牌创建。学院教师撰写的相关专报和决策咨询专报被相关部委采纳,并在相关法律文件中予以体现。

加强美育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美育不仅温润心灵,而且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学院主动对接学校人文艺术教育发展需求,积极参与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工作,切实加强艺术类师资力量建设,实现第一课堂(课程教学)与第二课堂(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紧密结合和优化提升,全面推进学校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升与发展。学院在第一课堂积极发挥文学艺术系教师专业优势,每学期开展人文艺术类课程50余门次、1500多课时,丰富学校美育课程种类、激发学生美育修习积极性。同时,学院文学艺术教师在第二课堂也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2017年以来与校团委组办了汉字文化创意大赛、上海高校汉字听写竞赛暨上海海洋大学“啄木鸟”汉字纠错竞赛、上海海洋大学中华经典诗词竞赛、上海海洋大学大学生经典诵读竞赛、全国大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上海海洋大学学生音乐比赛(民乐专场)、上海海洋大学学生音乐大赛(钢琴专场)、静物素描绘画大赛等一系列赛事。专业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协同,面向全校学生,加强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砥砺前行担使命,勇立潮头谋发展!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开拓创新、高歌猛进,为建设国际化、开放型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添砖加瓦!

(供稿: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