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大思政课”(6):用爱撑起一片天 心理育人稳校园

发布日期:2022-06-19 责任编辑:蔡霞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81设置

“‘请睁开你的双眼’,我缓缓从梦境中醒来。这是我参加心理团辅最直接的身体反应。放松、舒适、愉悦,真正将紧绷感和压力感得以充分释放。”参加心理疏导方式练习的工程学院丁国栋有感而发。自3月份以来,疫情影响之下,心理健康问题愈发显得重要。上海海洋大学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线上讲座、线下辅导、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机制的心理育人作用,用爱撑起一片天,为形成校内外师生员工人心安定、心理健康的良好局面提供了重要保障。

及时介入,稳定人心

在校园准封闭的初始阶段,心理育人就及时介入,发挥稳人心的预防作用。3月11日下午,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召开了疫情防控工作心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研究教育中心主任秦向荣介绍了近期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情况,因疫情波动、考研、学业及就业、亲密关系等引发的情绪问题较以往有所增加,希望各学院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异常行为,鼓励学生积极求助。心理中心还进一步加强与各学院的互动联系,4名专任教师全部主动对接学院开展下沉式业务指导,并通过“SHOU海洋学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相关主题的心理科普宣传,帮助学生在特殊时期做好心理防护。3月15日-16日心理中心又连续两天开展了包括本科生、研究生、预科生及留学生在内的全校学生心理委员培训。近1000名心理委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形式丰富,有效放松

随着疫情变化,校园封闭措施不断落实,心理育人的措施也不断多样化。学校一方面开展了“慢直播”“心理讲座”等16场线上解压力、增知识的活动,累计观看人次3万8千多人;后勤部门也联动花样百出的丰富学生们的宅寝生活,推出 “美食盲盒”,缓解疫情封楼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学校也积极组织人力,开展多种线下活动,调适师生压力。3月30日晚,“海思坊”辅导员沙龙第四期“积极情感体验——辅导员减压团体”活动于大学生活动中心315室开展,心理健康研究教育中心鲍婧带领团队,辅导员代表参与。团体辅导采用结构化设计,共分为三个环节展开。在破冰之旅中,参与者以互相按摩背、肩的活动开始,在自我介绍、熟悉度大考验中逐步加深了彼此间的凝聚力;在减压之行中,参与者分组进行压力吐槽,分享减压方法,增强同伴支持。同时,以“进化论”小游戏强化了积极情绪;在放松之游中,用催眠的方法,使参与者们放下疲惫,得到身心的深度放松。外国语学院辅导员樊瑛婕深有感触:“我们吐槽、分享、放松,倾诉苦恼、舒缓压力,我真切感受到‘ 积极情绪’从团体的四面八方涌来。如果还有下次,我一定继续报名!” 

细化组织,齐头并进

在后续疫情防控中,学校进一步细化工作,建强组织、提升心理育人力度。一是积极开展培训,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作为朋辈心理辅导的重点对象,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力量。通过心理委员专题培训,进一步做好疫情波动下的心理援助工作。二是内引外联,开展疫情下的校内外心理育人专题交流。学校特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浦东精神卫生中心陈发展博士线上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做线上团体督导,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临港实验中学、上海中学东校、上海明珠临港小学等大中小学校共14名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参与了督导。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区临时党支部的“领头雁”和“火车头”作用,注重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深入到学生宿舍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习生活情况,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传播防疫正能量,让一线的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学校各方面的关爱和温暖。

疫情防控期间,各学院也纷纷开展专题心理育人活动。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组织的“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线上心理培训与交流活动,增强了学生们对战“疫”心理知识的认识,进一步优化了心理品质,增强了心理调适能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