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评促建(7)丨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系列报道(葛婉仪):追求卓越 勇攀科研高峰

发布日期:2024-03-10 责任编辑:刘源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838设置

葛婉仪,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2021届水产养殖学专业毕业生,第二届卓越班成员,在校期间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多次获校级人民奖学金一等奖、“专业成就奖”“发明创造奖”“蒂腾奖学金优秀学生奖”“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荣获第十八届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活动创意奖,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上海市三等奖等荣誉,荣获2021届“上海海洋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21年保研至西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2023年硕博连读,在Research、Biomacromolecules、ACS A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Food & function、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Int J Pharm等国际高水平期刊累计发表SCI论文6篇。

以学术为翼 厚植科研报国情怀

葛婉仪入选水产卓越班,学业优异,从本科一年级起跟从导师进行一对一个性化科研素养训练,参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充分发挥科研育人的功能。学院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尽早参与科研、锻炼能力、开拓视野、塑造坚毅品格本科期间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论文一篇,参与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以第二作者发表中文核心论文一篇。

在高谦、邹钧教授科研团队开展科研训练

水产类卓越(拔尖创新型)教改班系我校承担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而设立的,旨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系列教改措施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励学生勇于挑战、积极开展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训练,科研育人厚植学生的科研报国情怀。 

追求“卓越” 专业培养目标特色鲜明

水产类卓越班具有创新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多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体系,创设多元的创新学术交流平台,培养一批具有优秀实践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拔尖创新型水产人才。其中,国际化教学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抓手。学院殷殷期待着学生们成长成才,所有参与到卓越班建设的老师、教辅人员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花更多的精力为卓越班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入学之初学院教导学生们:卓越班的“卓越”一词诠释的是超出一般,卓越班的同学不是简单的优等生,而是想成为不一般的、在各方面或某方面优秀的人才,学院设定的精英化培养方案就是给学生们提供了实现自我的新机遇。

亚洲理工学院授予国外访学课程结业证书

葛婉仪深感本科教学为博士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卓越班拥有更多地接触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机会,拥有更加宽广和国际化的视野。每周一次的国内外学术报告安排、出国访学的教育经历、海外实习的实践机会等让她开拓了国际化视野。葛婉仪赴亚洲理工学院学习《Aquaculture Development & Aquatic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South & Southeast Asia》课程,获得赴马来西亚Goh Siong Tee海产集团海外实习名额,国际化让她深刻体会到“从海洋走向世界,从海洋走向未来”。

继续研究深造 深耕生命科学领域

葛婉仪在研究生期间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极大地拓展了国际学术视野。曾参加第十三届全国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暨空间材料-空间生命-微重力科学前沿交叉论坛,在第二十次中国暨国际生物物理大会作墙报交流,参加第三届全国生物相分离和相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大分子相分离与相变分会年会,并在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承百年、向未来”生命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荣获优秀报告、2023年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荣获优秀报告。

葛婉仪为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努力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作出贡献。她所在的空间生物实验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重点聚焦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她曾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0科教频道《人造骨替代航天员“太空培训”》节目拍摄,进行现场微重力相关实验操作。葛婉仪通过参加全国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深入了解我国在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以及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瞄准中国空间站应用发展阶段和未来航天发展与深空探测需求空间。

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造骨替代航天员“太空培训”》节目拍摄——现场实验操作 

葛婉仪深耕生命科学领域,致力于为人民健康贡献智慧。现在的她主要研究蛋白质结构,助力脑科学等重大疾病研究。葛婉仪深知,科技创新既要“顶天”,突破生命认知的现有界限;更要“落地”,在人民需求中找准定位,她愿肩负“顶天立地”的职责使命,做一名卓越的海大学子。


(供稿:水产与生命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