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前,我们带着对海洋的热爱与对未知的好奇来到这里。在学习中,我们不仅掌握了前沿知识,还结下了真挚的友谊。‘耕海牧渔’的精神,将成为我们守护蓝色家园的动力。”这是来自马来西亚留学生陈旻蔚(Tan Min Wei)在参加完2025年上海暑期学校后的肺腑之言。
近日,由上海海洋大学承办的2025年“耕海牧渔”上海暑期学校落幕。来自12个国家的27名学员齐聚申城。他们中有以非洲开发银行为代表的政府官员,有与上海海洋大学开展南南合作项目的技术专家,也有水产领域新生代力量的青年学生。在18天的沉浸式学习中,大家共同探索水产科技前沿,感悟中国文化魅力。
自6月23日“耕海牧渔”上海暑期学校开营以来,学员们通过学术讲座、实验课程、实地调研,深刻感受到学校浓厚的学科底蕴和科研氛围。暑期学校课程设计独具匠心,涵盖多场聚焦水产养殖前沿的专业讲座。
实践环节包括实验操作与田野考察,通过参与鱼类、甲壳类动物解剖等实验课程,让国际学生实际了解水生生物的生理结构、组织器官特征以及生命活动规律。在参观环节,为促进国际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水产产业特色与发展模式,组织学生前往金山养殖基地等地开展产业调研。除此之外,为了让国际学生感知中国文化,课程还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包括龙舟竞渡、毛笔书法、漆扇制作、八段锦和太极等中国传统文化活动。
“耕海牧渔”上海暑期学校项目负责人、水产与生命学院孙诤教授表示,暑期学校为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搭建了平台,希望国际学生把在中国的见闻感悟带回去,在共同探索水产养殖技术与文化的同时,为海洋可持续发展注入自己最大的力量。
上海暑期学校作为上海市具有17年历史的国际教育交流品牌项目,学校已连续承办五届。“耕海牧渔”项目的魅力吸引了有志于探索“蓝色粮仓”和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学子来到学校。
上海海洋大学在113年办学历程中深耕水产学科领域,成果斐然。2021年,学校承办联合国粮农组织十年一次的全球水产养殖大会,向世界传递中国水产智慧。“耕海牧渔”暑期学校正是学校践行海洋强国使命、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此次暑期学校得到了非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大力支持。
作为上海市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上海暑期学校(Shanghai Summer School,简称3S项目)自创办以来持续助力中外教育互鉴。上海海洋大学依托水产养殖学科优势与丰富的国际教育经验,已成为全球学子了解现代水产领域前沿技术并感知中国的重要平台。
(供稿:水产与生命学院 国际交流处 留学生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