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3):大学精神——大学核心发展力之源

发布日期:2023-12-21 责任编辑:刘源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560设置

文化是民族精神产生的土壤。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传承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自诞生以来,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基础,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它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大学校园的有机融合。其中,由大学文化所孕育、凝聚、固化、创新的大学精神,构成大学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核心发展力。

大学精神的内涵

1940年,汤用彤在给时任北大校长胡适的信中写道:“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大学精神是大学师生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由创校初心、办学追求、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要素所凝聚的共同意志的反映,是大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文化成果。由此可见,大学精神构成大学文化的核心,而大学精神的核心是校训。“校训是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是办学宗旨、理念、精神的高度凝练和体现。”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东南大学的“止于至善”;牛津大学的“上主乃吾光”(Dominus illuminatio mea),剑桥大学的“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Hinc lucem et pocul sacra),哈佛大学的“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真理与光明(Luxet veritas)”,斯坦福大学的“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麻省理工学院的“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中国海洋大学的“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台湾海洋大学的“诚朴博毅”,等等。

大学精神不是单向度的意志表达,而是以校训为核心、以大学历史传统为文化特色、以大学校园为物质载体、以师生精神面貌为集中体现的精神谱系,其中包涵创校精神、求学精神、治学精神、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等等。大学是国家和社会用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功能的公益性教育机构。大学要高质量实现这五大功能,其核心发展力是大学精神。

  中外大学都格外重视大学精神。1929年,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铭中写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大学精神之源。意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大学必须坚守自己独特的学术品格,西学东渐应该是西学东鉴,而不是全盘西化,丧失中国学术的独立和自由。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说”所推崇的其实正是以大师为代表的学术精神。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主要集中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等方面”。美国斯坦福大学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飞跃式发展,产生众多诺贝尔奖及全美科学奖获得者,成为“硅谷效应”的核心缔造者之一,创造了令人称道“斯坦福精神”。曾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为了解决进入技术时代后科学与人文分离,避免培养懂科技缺灵魂的“空心人”或重人文轻科技的“边缘人”,哈佛大学特别在一二年级开设了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通识课程”。麻省理工学院殊途同归,要求工科学生必须学习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说:“任何时候,大学都是在统一的精神下运作的。只有大学精神才能使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而存在,只有大学精神才能使大学组织本身得以正常运转。”复旦大学自杨福家校长开始,也一直倡导和推行通识教育。

大学精神的形成

上海海洋大学从前身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创办到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在1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形塑、传承和弘扬了以“勤朴忠实”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这一校训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筹措创立的思想之本,也是学校秉承至今的办学精神。

“在近代教育史上,学校订立校训始于张謇。”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创办人张謇,在国内率先提倡校训,推崇“勤”“俭”“诚”“信”等道德规范。1903年,张謇为通州师范学校题写校训“坚苦自立,忠实不欺”;1913年分别为南通大学农科、纺织科题写校训“勤苦俭朴”和“忠实不欺,力求精进”。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主要创办人黄炎培,奉行类似的价值传统。1907年,黄炎培创办“私立浦东中学”,定校训为“勤、朴”。1917年,黄炎培创办中华职业学校,所订学生行为规范中特别指出要“养成勤朴之习惯”。

江苏省立水产学校首任校长张镠亦遵循“勤”“俭”“诚”“信”等为人操守。1914年2月8日,张镠在春季开学典礼上对学生提出希望“五事”,即:勤勉;造成诚朴之校风;戒浮嚣;勿空谈国事;当自食其力。同年9月1日,在秋季开学典礼上将“勤朴忠实”定为校训。“五事”与“勤朴忠实”内涵一脉相承。张镠不仅订定校训,而且以身作则作“勤朴忠实”表率。学校筹创之初举步维艰,张镠呕心沥血、殚精竭虑,1925年2月不幸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享年仅43岁。著名教育家沈恩孚撰文悼念:“君年方青,负笈而东,学成斯教,貌癯心雄。江海之滨,泱泱大风,为国殖产,相地于淞。俗之偷安,呼号弗从,况遭时艰,虽劬何功。惜君之才,用而未终,复损其年,悲填吾胸。”

大学精神是大学师生共同创造和身体力行的价值观念,是一个大学师生共同享有的精神家园。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学的理想依靠的是师生的共同实践,如果没有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而从事的实践活动,大学的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的生命的。大学的生命在于大学教师应传授给学生以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爱因斯坦也曾说:“我们不要忘记,仅仅凭借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带来尊严和幸福。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了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雅斯贝尔斯和爱因斯坦,各自阐述了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几乎都对思想和人文给予莫大推崇。正是由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共同塑造的大学精神,成就了大学独特的社会功能。

上海海洋大学师生百年传承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和世界的大洋大海上”的办学传统。以老一辈科学家朱元鼎、孟庆闻等为代表,形成了“忠于祖国,求真务实”的科学家精神。朱元鼎教导弟子,论文发表前要反复修改,要对后人负责,要精益求精。孟庆闻教授在200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动物志•圆口纲•软骨鱼纲》专著中,仍实事求是地将1986年就已病故的导师朱元鼎教授列为第一作者。李思发教授筚路蓝缕历时15年培育“浦江一号”武昌鱼良种;王武教授不辞辛苦为渔民推广科技“绝活儿”、致富“绝招儿”。以王尧耕、季星辉为代表的“开拓进取,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王尧耕教授打消渔业公司顾虑,排除重重困难首次在日本海俄管海域探捕鱿鱼资源成功,开拓了中国鱿鱼钓产业;季星辉教授在最初开拓西非渔场时勇立军令状,不负众望,使船队扭亏为盈。他三战西非,为中国远洋渔业立下汗马功劳。

上海海洋大学的大学精神,不仅在学校为师生传承和发扬,而且走出校门为众多有识之士所认同。上海市原市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曾为学校95周年校庆题词“勤朴忠实,教书育人”。2013年1月14日,他在《光明日报》发表《科学殿堂不容玷污》一文,以该题词的图片为配图倡导优良的科学精神。这体现了“勤朴忠实”校训精神的独特魅力。

大学精神的传承

在构建精神文化高地、推进教育强国和社会文化进步方面,大学应发挥主体作用,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积极贡献。美国著名教育批评家和改革者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在《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中指出:“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

上海海洋大学一贯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练、传承和践行。创校以来,一批又一批海大人,心系向海图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因应国家战略变迁、产业发展演变、高等教育改革等历史脉络,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始终秉承“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创校初心,笃行“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和世界的大洋大海上”的办学传统,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彰显了一所百年学府的使命担当和家国。

面对新时代,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应着力加强大学精神教育。校史是大学精神生动而具体的反映。加强校史教育是弘扬大学精神的前提。大学应该加强校史教育,让每位师生了解校史,从校史当中汲取精神滋养。此外,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能赋予大学师生独特的文化意识和精神自觉。建设大学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系统的工程,最终要归结到大学精神上来,让大学文化成为大学精神的生动诠释。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要着重发挥大家名师的作用。大学名师是一所大学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传承者。正因为有了梅贻琦、梁启超、朱自清、华罗庚、钱三强等名师,清华才是清华;正因为有了蔡元培、胡适、李大钊、梁漱溟、辜鸿铭、马寅初、季羡林等,北大才是北大。上海海洋大学除了侯朝海、朱元鼎、陈子英、王以康、戴岂心、马凌云、孟庆闻、王素娟等老一辈名师,还涌现出李思发、王武、王尧耕、季星辉等名师。要进一步挖掘大家名师感人事迹的育人功能,使大学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大学的本质特征、精神特质、价值功能及其人才培养的要求,决定了大学的发展必须适应同时也超越社会现实,必须坚守自己象牙塔的精神,必须摈弃功利性的追求,坚持大学人作为社会良心之不屈精神。”如今,在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之际,加强“大学精神”建设变得愈发重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力之源。对此,需要上下合力重视大学精神传承,重视大学文化建设,以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传承和发扬大学精神,使广大师生自觉传承大学精神,身体力行大学精神,着力提高大学内涵建设,从而为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提供优良的软环境和绵绵不绝的精神动力。

(作者:宁波)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1):传承弘扬“勤朴忠实”校训精神的时代意义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2):“勤朴忠实”校训精神高擎百十年 承传向未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