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5):传承创校使命 滋养依法治理

发布日期:2024-01-04 责任编辑:刘源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330设置

1904年,为抵御侵渔、维护海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主张“渔权即海权”,向清廷倡议创办水产学校。后经黄炎培襄助和首任校长张镠竭力筹措,于1912年正式创办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即上海海洋大学前身)。同年,张謇先生提出“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创校使命。

自创校以来,一代代海大人传承、弘扬这一饱含法治思想的创校使命,秉承依章办学理念,开创学校各项事业。自2000年以来,不断加强依法治理,2019年,获评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22年,依法治校写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依法治理的理念融入学校工作全局和改革发展大局,贯穿于学校办学治校的全过程。

紧紧围绕一条主线 统筹谋划依法治理

依法治理是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学校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与依法治理同步同向,相互促进,坚持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双组长”的学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上部署安排学校依法治理工作,指导、监督学校依法治理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设置校内专职工作人员,校内外法学专家、资深律师和法院法官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以及各二级单位法治工作联络员组成的三级队伍体系。

积极构建两个体系 夯实依法治理基础

学校以制度建设保障学校整体效能提升,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注重制度体系的系统性,2021年,学校章程修订经上海市教委核准实施,学校引导全校师生学习章程、执行章程,以“依章治校”推进“依法治校”,进一步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以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为保障的规章制度体系,将规章制度划分为基本制度(章程)、具体制度(各业务部门制度)和部门制度(部门内部制度),形成在横向上涵盖党的建设、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民主管理、安全稳定等各业务领域,纵向上贯通校院二级管理及基层组织管理的制度体系;注重制度体系的科学性,注重程序科学,制定《上海海洋大学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实行规范性文件立项、起草、审核、决定、公布、解释、修订、废止、汇编工作的常态化管理,制定立项计划,加强制度的合法合规性审核;注重内容科学,形成将上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一体推进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度内容符合上位文规定。

构建职责明确、依法治理的内部治理体系。通过构建科学的领导决策体系,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建立书记碰头会,书记校长定期沟通,确保学校领导决策体系规范运行。制定学校《关于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执行责任;聚焦国有资产管理、基建、修缮、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建立重大项目分级决策清单,细化集体决策事项范围;构建有效的行政执行体系,全面提高学校行政效能。学校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对二级学院按“任务+绩效”的核算方式,采用“预拨+结算”拨款,赋予二级单位充分自主权,各学院在拨款范围内实施二级分配,实现学校管理重心下移、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管理架构。优化健全学术治理体系。组建校学术委员会,建成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人才队伍建设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在各学院成立学术分委员会,形成健全的学术治理体系,积极行使学术治理权力。构建学校监督保障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不断完善审计监督、民主监督、财务监督等。加强民主监督效能,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监督作用。

健全完善四项机制 扎实推进依法治理

建立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梳理规章制度建设、学生管理、教学科研、人力资源、招投标、基建、合同管理、涉外事务等领域常见风险,编制学校法律风险清单并明确处置办法;加强合法合规性审查,根据学校合同管理规定分类归口管理合同,合同示范文本事先预审法律风险,其他具体合同文本实时审查法律风险。

完善师生权益保护机制。学校践行“程序之治”,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畅通,学校各项管理活动严格执行民主程序,充分听取师生员工意见,校内规章制度涉及师生员工重大利益的,全面公示、广泛调研认真听取师生意见,学校常态化开展校长信箱、校领导与教师午餐会、“我与校领导面对面”学生午餐会、学生“权益树”等活动,多渠道听取师生诉求表达;切实保障程序权利,学校分别设有受理教师申诉工作的人事争议协调委员会及学生申诉工作的学生申诉委员会,设置听证会,切实保障学生陈述、申诉等程序性权利;形成学生各类处分流程图及模板材料,程序完备、内容规范。

深化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学校以持续关注依法治校背景下的依法管理问题作为法律服务工作的出发点,聘请专业律师作为学校法律顾问,常规性提供合法性审核、专题法律咨询、出具法律意见书、发出律师函、涉诉或仲裁事宜的处理等法律服务。创造性开展以案释法法律服务,每月编纂普法工作案例,内容涉及学位评定、师生信息收集的合法性、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文书送达、高校安全保障义务、高校侵权行为与责任、高校常见免责条款效力等方面。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学校与临港法律服务中心共同开展面向学生师生的法律援助,积极为校内师生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和调解等服务,确保广大师生法律服务需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加强普法规划引领,制定年度普法计划,构建“三位一体”普法宣传队伍,细化部门间协同职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全面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健全党委中心组、党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坚持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内法律法规和宪法、法律的宣传教育力度;打造普法品牌活动,推行“宪法卫士”“我与宪法微视频”“宪法晨读”等活动。

(作者:邓叶芬)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1):传承弘扬“勤朴忠实”校训精神的时代意义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2):“勤朴忠实”校训精神高擎百十年 承传向未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3):大学精神——大学核心发展力之源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4):守护渔权海权初心 勇担海洋强国使命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