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7):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和世界的大洋大海上

发布日期:2024-02-23 责任编辑:刘源本条信息已被查看了 159设置

搏浪天涯百十年,学术勤研着先鞭。上海海洋大学这所百年学府在尊重学校历史、凝练风格的基础上,概括出今天广大师生和海内外校友耳熟能详的“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创校使命、“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从海洋走向世界,从海洋走向未来”的开放理念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和世界的大洋大海上”的办学传统。其中,办学传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勉励各领域专家学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积极响应和落实升华。

把论文写在培育时代新人“最前线”

上海海洋大学通过科技小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科技小院是直接建在农业生产一线,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模式,旨在打通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

2022年,国家支持学校建设7个科技小院,分别分布在上海、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学校的科技小院“以水为媒”,创新了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模式,获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大力支持。

学生在河蟹试验田向台湾苗栗县县长一行展示饲养的河蟹

在崇明岛竖新镇河蟹科技小院的试验田里,学生们正两腿粘泥在田间地头上帮助农户研究“正当肥”的大闸蟹,为农民们创造出更多的收益。

一名女同学在浙江金华武义县淡水珍珠科技小院下塘查看蚌卵的成熟情况

在金山虾类科技小院,“水上”科技小院实践团队的学生们在这里当起了当起“少塘主”,开展虾类人工繁育、养殖技术、水环境调控等方面的产学研工作,帮助养殖户开展水质检测、病害检疫、水质调控等,为广大虾类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

在福建闽威这所“海上”花鲈科技小院,学生们正将先进的传感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应用到渔业生产中,帮助渔民们把“汗水渔业”变为“智慧渔业”。

把论文写在家国责任“最首位”

上海海洋大学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重点,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中肩负时代使命。

王成辉教授与科研团队在亚东鲑鱼繁育基地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学校服务三农,精准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为新疆、云南、湖南等地区提供生态养殖项目培育,陕西黄龙案例入选教育部第五届精准脱贫典型项目,与崇明区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王成辉教授获首届上海市乡村振兴杰出科技人才。海大学子通过“行走的课堂”走进乡村,获第一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荣誉6项,暑期社会实践获上海市及全国奖励二十余项。

成永旭等教授连续18年带领教授博士服务团赴多地开展科技服务

“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上海海洋大学研发的着陆器

学校拥有中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渔业工程动水槽,自主研制的万米级着陆器成功到达10918米深渊,成为世界上为数极少的具备开展全球全海深海洋科考能力的深渊科学中心。建成全球独特的极端微生物菌株库、基因库、化合物库等战略资源储备体系,打造远洋渔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培育草鱼优良种质,在江苏、江西等7个省市推广133.2万亩。中华绒螯蟹“江海21”品种及其培育技术入选2023全国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在全国18个省市养殖,总面积超120万亩。缢蛏新品种“申浙1号”,累计推广40余万亩,良种养殖覆盖率达到70%。团头鲂“浦江2号”在江苏、安徽等10省市示范推广,养殖面积达11.3万亩,产值超过10亿元。

王丽卿向学生讲一滴水的故事

“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学校聚焦学科特色,特别围绕水生态环境治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为城市公共景观水系、河道水体等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加入长江大保护、浒苔治理、湿地修复、港口安全、富营养化海域生态修复、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以及海洋污水等工作当中。

学生在南汇海滩种植盐地碱蓬

2023年,学校成为全国生态环保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第一届理事单位,成立“美丽滴水湖”生态文明志愿实践社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把论文写在世界舞台“最中央”

上海海洋大学不断加快多学科交叉融合,保持水产学科领先地位,提升海洋学科水平,丰富食品学科内涵,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参与全球海洋发展,为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更大的舞台和空间,为推进“一带一路”贡献海大力量。

学校积极融入多边国际科技合作,多次派教师赴南极、北极国际联合科考活动、国际合作项目和外交部东盟国际合作计划等科研项目,并先后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国的大学、研究机构或企业界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与联合国粮农组织GLOBEFISH携手推动全球鱼类贸易。多年来发挥学科优势与东盟国家不断加强深入合作,成功入选“亚洲校园”第三期项目,全力以赴驶入服务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的快车道。

此外,举办多场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专家参加会议和论坛。2022年成功举办10年一次的全球水产养殖大会,是学校自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来,学校水产学科的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号召力的充分展现,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为学校下一步推进学科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增强学科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学研究方面,水产与生命学院张文博领衔在Nature发文证明淡水养殖被严重低估,陈多福和冯东教授领衔主编在Springer Nature出版专著《South China Sea Seeps》,薛斌副教授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合作成果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助推北极气候变化预测能力的常亮教授与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等等。

承办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引领蓝色变革—支撑碳中和的海洋路径”分论坛

东海之滨,吴淞江畔,探究责任,切磋互勉。111年来的上海海洋大学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和世界的大洋大海上”的办学传统,以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来回答“教育强国,海大何为”的破题之举。学校将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强化创新策源能力提升,提升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依托学校特色优势,加大开门办学力度,写好育人大文章,筑牢发展大未来,迎向世界大舞台。

(作者:刘源)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1):传承弘扬“勤朴忠实”校训精神的时代意义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2):“勤朴忠实”校训精神高擎百十年 承传向未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3):大学精神——大学核心发展力之源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4):守护渔权海权初心 勇担海洋强国使命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5):传承创校使命 滋养依法治理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承弘扬大学精神系列报道(6):厚植师德涵养,在“勤朴忠实”中践行立德树人

返回原图
/